2345小说>青春校园>清溪故事>第 3 章

春光明媚,月姑早早忙完了家里的事,背上背篓一出门,正好碰到柳婶子到了家门口,“正好!走吧,这会儿上路,到了桥头集上还能歇个脚呢。”柳婶子也背着个背篓,难得有一个休息日不用去刘家做厨娘,柳婶子却也歇不了。老二要吃盐渍小咸鱼,老大媳妇也好这个味道,家里的存货不多了,得再买些小杂鱼腌起来,月姑听说了也要跟着去,一来也想买些便宜的小杂鱼给奶奶炖鱼汤补补,二来也想学学这腌鱼的手艺,两人便约着今日去桥头集鱼市。

桥头集离清溪镇四,五里路,两人说说笑笑走到那里也不觉得远,到了那里,早上出渔的渔船还没回来,柳婶子招呼着月姑在桥头的茶摊歇歇脚。月姑第一次来这里,好奇的看着横在河上的石桥和桥头的这个小茶摊。

“柳婶子,这河通着清溪吗?”月姑好奇的问。

“是啊,这河水流下去就流进清溪里了。”柳婶子叫了一壶茶水,给月姑斟满杯,再给自己也斟上。

“这石桥真气派!”月姑看着青石铺就的石桥,不由感叹。

“这石桥呀名叫何婆桥,这茶铺就叫何婆茶铺。”柳婶子饮着茶水回答道。

“何婆?是一位老婆婆吗?”月姑更好奇了。

“是啊,这故事长啰。小时候听我姥姥说,很久以前,这里本没有这座石桥,大家要过河便得绕远路,出行很不便。有一对老夫妇,何公和何婆,他们无儿无女,就住在这河边,见到这个情形,何公就上山伐木,每天捡石块,背到这里做桥基,最后拿出所有的积蓄在这里造了座木桥。大家感激他们,要把钱给他们,他们却怎么也不肯收。后来有人出主意说:‘这里正好在清溪镇和附近村镇的中间,赶路的到这里要歇脚还没个地方,何婆婆不如在这里摆个茶摊,大家有地方歇歇脚,用些茶水,您二老也能有些入账。’何公觉得有理,他们便在这里开了这个茶铺,一壶茶就收一文钱,见到年老穷困的分文不收。何公就常年帮修着桥前的这条路。”柳婶子说着端起茶盅喝了口茶润润嗓子。不光月姑听的入神,隔壁几桌客人也都认真听着。

“哪知道一日何公不知怎的摔了一跤,居然就这么走了,只留下何婆一个人守着这个茶摊度日,说是何公生前嘱托她要守好这茶摊,她就这样守着,一守就是八年。到了第八年上,我们这里连着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发了大水,河水涨上来,把木桥都给冲塌了。有一天晚上,何婆做梦,梦见何公对她说,大涝之后会有瘟疫,会死很多人!只有一个办法能救人:明日会有一个神仙从茶摊路过,如果何婆能留他喝茶,求他赐药,就能用药救那些染病的人。”柳婶子顿了一顿,喝了口茶水。月姑急着听下文,又不能催她快喝,只能着急的看着她。隔壁桌的客人却着了急,“大婶子,后来怎样了?”

柳婶子缓了口气接着说道:“何婆醒过来后,就煮好茶水,在茶摊等着神仙经过,等啊等,天下着大雨,哪有人经过呀?到了午后,发现有个老乞丐倒在茶摊口,何婆连忙将他扶进来,给他热茶水喝,又给他下了面吃。哪里知道那个老乞丐喝茶水一杯又一杯,最后将茶水都喝完了。何婆一边等着神仙经过,一边继续煮茶水,可是到了天黑也没见神仙经过。何婆心里纳闷,可老头子托的梦不会错,最后见到这老乞丐还在喝茶水,想到莫非这老乞丐便是那神仙?何婆便对着老乞丐跪了下来,求他施药救人。那老乞丐一开始不肯认,可禁不住何婆苦苦哀求,最后才说:‘罢了,也是你的缘分。’便掏出一个葫芦,让何婆拿了碗来,葫芦一倒,倒出来一粒粒药丸子,何婆接了一碗又一碗,葫芦里的药象是怎么也倒不尽。接满了八碗后,那老乞丐问:‘够了吗?’何婆没多想点头说:‘够了’,那葫芦立马就停了,再也没有药丸出来了。老乞丐收了葫芦便走了,何婆连声道谢,送出门外,只见那大雨纷纷却一滴也下不到老乞丐的身上,那老乞丐确实就是何公托梦的那个神仙啊!”

“那后来真有瘟疫?何婆把人救了吗?”月姑问道。

“大雨又下了好多天才停,等雨停了,大水退去后,果然瘟疫开始了,很多人都病了。何婆便把那药分给病人,分文不收,只是病的人太多,药很快用完了。何婆好后悔那日说‘够了’说早了,可又哪里知道会有这么多人得病呢?得了何婆药的人都活了下来,他们感念何婆的恩德捐了钱,还在原来木桥的位置上建了这座石桥,就叫‘何婆桥’。这铺子也一直留了下来,县太爷听说了,还在这里设了集,便是这桥头集的由来了。”

月姑没想到这石桥和茶水铺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何公和何婆真是大好人!”

柳婶子应道:“是啊,要不神仙也不会帮他们呀。”

茶铺里的其他人纷纷感叹,来往桥头集和何婆桥多年,却不知道还有这段故事,一个儒生模样的年轻人说道:“这故事不应该失传,如果能在此地立碑,那后来人也能得知何公,何婆的恩德。”说着掏出一串铜钱,放在桌上,“不如在这茶铺里设个义捐箱,大家捐够钱就立个碑如何?”

众人纷纷说好,茶铺主人拎个竹篮出来,“这故事我先前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多亏今日这位大姐说了个详尽。先用这竹篮充当箱子,等来日我托人打个木箱放在铺前。”说着往竹篮里放了一串钱,将竹篮


状态提示:第 3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