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长戟高门>第七章 邻家苏女

谢离走上前来,笑着宽慰道:“阿母现在无需忧虑了,孩儿现在已经不是城墙上的守备,中郎将知道孩儿能书会写,所以调去兵曹做一书吏,今日歇上一天,明日再去报道,这以后可以说基本不会陷阵被杀了。”

秦氏听完一惊,不可置信的看着谢离,双手抓着谢离双臂,颤抖着问道:“这可是真的?阿离?真的不用去城墙上了吗?”

“城墙还是要上的,不过只是在每次的攻城之后,去清点下战备物资而已。说起来,这还都是阿母您的功劳呢,要不是在儿时您给孩儿请过先生,那么现在也不会做成这个书吏了。”

谢离有些轻松的说道,只是秦氏却一把将他抱住,喜极而泣,不停的说:“那就好,那就好。”

谢离又是一番宽慰之后,秦氏这才停止哭泣,看着眼前的这些粟米,心道:儿子现在没了随时送命的危险,现在也有了不少吃食,生活突然间又变的有了指望。

随后便招呼儿子,要把这些粮食收入米筐。

只是此时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一老妪的声音喊道:“玄芝(秦氏名)可在家?”

“是赵婆婆。”秦氏说道,然后应了一声,便去看门了,步伐比刚才轻快了许多。

在之前“谢离”的印象中,关于这赵婆婆的记忆还是比较多的。

夫家姓苏,已经没了十几年,有一儿子和媳妇,还有一孙女,比谢离小个一岁。和谢离算是近邻,也是比较贫苦,只是相对谢家好一些。

平常两家也有来往,只是不多。在谢离儿时也曾帮过母子二人,所以谢离对他们的感观也是不错,街上偶遇时还常打招呼。

两个多月之前,秦军围城,苏家也断了生计,无奈之下,家里顶梁柱只能应召入伍,参与守城。

只是不到一个月,便死在秦军乱箭之下,媳妇儿见生活无望,便投了井。

本来还算美满的四口之家,一时间只剩下老小二人。

母亲秦氏向来心善,更何况曾经还得赵婆婆帮助,所以前段时间经常去苏家串门,劝慰二人。

如此过了半个多月,赵婆婆悲痛渐消,也时常过来谢家,与秦氏聊天解闷。

一来二去,两家二人的互相走动,比之前是多了许多。

至于赵婆婆的孙女,谢离只是记得闺名叫做回雪,儿时母亲请先生给自己讲课时,她也常来旁听,看着颇为文静,不爱说话,和自己也基本没什么交流。

后来断了课之后,见得更是少了,以至于现在一时间还想不起来她的样貌。

正思索间,秦氏已扶着赵婆婆进了门,谢离起身问了好,便接着往筐里倒粟米。

赵婆婆两眼微红,想必是刚哭过,进得门来之后,看到谢离以及地上的米,惊异不已,待秦氏扶她落座之后,才慢吞吞的道:“小离何时从城上回来的?”

“刚回来不久,今日我这休息一天,明日再去。”谢离回了话,又接着忙手下的活。

此时秦氏的心情很是开心,在旁边解释道:“今日中郎将知道阿离能读书识字,所以调了他去做兵曹书吏,以后再也不用去城墙上守卫了。”

只是片刻之后意识到了不对,看着对面的赵婆婆一脸歉意。

赵婆婆对她摆了摆手道:“玄芝莫要顾及,婆子我早就看开了,这人各有命,小离这孩子命好,这本来就是好事,不必遮遮掩掩。”

然后看着地上的米袋说道:“这些粟米又是从何而来?”

秦氏这才又解释:“昨夜又秦兵偷袭,阿离他们这一队的将士守城用功,所以中郎将就封赏了一些,想必是以此来激励守城将士,让他们以后守城卖力些。”

“哦……原来如此。”赵婆婆恍然,然后看着一旁忙碌的谢离,若有所思。

秦氏向来心善,知道这苏家也基本没了多少存粮,现在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所以对这赵婆婆面露微笑:“早年间阿离和我没少受苏家资助,近年来也是发愁没有机会答谢,所以一直心中有愧,现在正好有了机会,等会让阿离备好一斛米,送到苏家去吧。”

只是赵婆婆却摆了摆手,说道:“早年间不过是邻里互助,大家彼此往来,谁也没欠谁什么,玄芝倒不必为此多心。而且这个节骨眼上,秦兵还不知道要围城多久,这些米说少不少,但说多也不多,婆子我也这个岁数了,活也活够了,哪还能再耽误你们。”

没等秦氏再劝,赵婆婆又轻声对她说道:“玄芝咱们去里屋,婆子我想给你商量个事。”

谢离看着二人的身影,手上动作不停,心道:自己在军中有食俸,不用计算在内。这些粮食也足以让母亲吃上一段时间,要说分出五斗的话,虽说是多了些,但还算是在能接受的范围。

只是赵婆婆的一番话却是提醒了谢离,这秦军围城还不知要多久,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

喜欢历史的谢离自然知道,古代有着无数攻城之战,其中有着不少围而不打的例子。诚然,多数这种战术是为了围点打援,亦或是消磨守城斗志。但这战术造成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城中最先断粮的自然是像是谢苏这种平民百姓,然后是那些世族大户,最后是城墙上的守城将士。

但是等到不得不投降,或者最终被攻破的时候,这些平民百姓已经不知道被饿死多少了。

谢离可不想自己和母亲苦等到那一步,看来是时候早做准备了。

里屋那边不时传来一声声的低语


状态提示:第七章 邻家苏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