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络游戏>围猎罗马>第四百二十章 到处奔走游说

利奥一世不愧是教皇,他亲自出马,最开始抵达图卢兹亲自与阿里乌派的负责人摩萨主教进行沟通和谈判,阿里乌派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系,是由曾任亚历山大主教的阿里乌所领导的基督教派别,根据《圣经》所载主张耶稣次于天父和反对教会占有大量财富。阿里乌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当权者和基督教内的其他派系视为异端。在公元380年召开的君士坦丁堡公会议中,圣灵被接纳为三位一体的神格,而阿里乌教派再次被斥为异端。到那时,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基本上巳确立。阿里乌教派从此大势巳去,只在日耳曼人中存在。

也不知道利奥一世和摩萨主教谈了什么,两人有什么秘密的协议或者交易,反正摩萨主教答应出面游说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二世出兵参加联军与秦东的大军作战。

在西罗马帝国的周边蛮族国家中,唯有西哥特王国的实力最强,这也是利奥一世为什么第一站就要到图卢兹的原因,只要说服了狄奥多里克二世出兵参加联军,那么去说服其他国家的国王出兵参加联军就容易得多了。

在西哥特王国的南方,还有很大一部分阿兰人在西班牙居住,他们居住的地方在西罗马帝国的境内,等于是客居在西罗马帝国,阿兰人在九年前的沙隆之战中也是出了很大力的,尽管当时阿兰人胡乱凑出来的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拉过去凑点人数闹闹声势还是可以的。

利奥一世一方面拿着西罗马帝国的皇帝马约里安的诏令游说阿兰王桑吉班,另一方面又以教廷教皇的身份与驻留在阿兰人居住地的阿里乌派主教进行沟通和谈判。让此人去游说阿兰王桑吉班,九年前阿兰王就率领族人参加过沙隆之战,对那一战记忆犹新,而那一战也是他这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一战,现在被人的胡人们再次南下入侵)阿兰王桑吉班认为这一次日耳曼各族也必须结盟才能抵挡秦东的胡人大军,在利奥一世的双管齐下之下,阿兰王桑吉班很快便答应出兵参加联军共同对抗胡人大军。

利奥一世搞定了阿兰王桑吉班之后,立即启程北上去面见高卢北部的法兰克萨利部落的首领希尔德里克。

这次利奥一世没有去见巴黎的阿里乌派的主教,而是直接去法兰克人居住的部落里求见了希尔德里克,他知道即便去见了阿里乌派的主教也没有用。因为希尔德里克是唯一一个没有加入阿里乌派的日耳曼国王,巴黎的阿里乌派主教对希尔德里克的影响微乎其微。

“希尔德里克首领阁下,我是罗马教廷教皇利奥,您好,见到您很高兴!”利奥一世见到希尔德里克之后说道。

希尔德里克也没有在意利奥一世没有向他行礼。毕竟利奥一世的身份摆在那儿,他淡淡道:“教宗阁下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我和萨利部落的法兰克人都深感荣幸,不知教宗阁下来到我萨利部落面见我有何贵干呢?难不成你是来说服我皈依基督教不成?”

利奥一世笑道:“如果首领阁下有这个愿望,利奥倒是很愿意为阁下主持受洗仪式!”

希尔德里克耸耸肩膀:“很抱歉,我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不过我不会干涉部落里的其他人的信仰,如果教宗阁下留下来在此传教也无不可!”

希尔德里克一声都没有信仰阿里乌派。但也没有皈依基督教,不过后来他的儿子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是他一生中最英明的决定。这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长远目光。当时西罗马帝国虽然已灭亡,但罗马教会仍然是有权势有影响的一股力量,而且高卢大地上有大量信基督教的罗马人,他们急需在诸强有力的蛮族中找到一个支柱。克洛维成了这个支柱,从此他在基督教会和教徒的支持下更是所向披靡。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可见当时教会在世俗间的影响力达到了何种程度。拉拢教会与基督教结盟竟然可以成为天下之主,而这也是后来中世纪神权凌驾于君权之上的开始。

希尔德里克是一个头脑很简单的人。至少在政治和军事都表现得如此,而在军事上尤为突出。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好色的人,他还不是萨利部落的首领的时候,作为上一任萨利部落酋长墨洛维的儿子的他在451年的时候侮辱了他的臣民的女人,为了平息臣民们的愤怒,当时墨洛维不得不废黜他继承人的资格将他驱逐到图林根,在这一点上他与曹操有着共同的爱好。在投奔图林根国王比西努斯之后,他被比西努斯的王后巴西娜迷得神魂颠倒,于是他引.诱了后者的王后巴西娜,一有机会就把巴西娜带到自己的领地内。当法兰克人把他推上宝座后,他便娶了巴西娜。后来他们两人生了克洛维一世,希尔德里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利奥一世作为教皇当然不可能亲自留在巴黎传教,他有大把的小弟可以差遣,为了防止希尔多里克将话题扯远,他马上转入正题道:“首领阁下,北方的胡人们又再次南下入侵了,现在已经深入了勃艮第人的腹地,您知道这件事情吗?”

希尔克里克拿着一个人头骨制作而成的酒杯喝了一口酒,这情景让利奥一世看见后只感觉胃里一阵翻滚,心里却在不停地咒骂着希尔德里克是真正的野蛮人。

“教宗阁下,这些天我听说了此事,怎么?难道教宗阁下此次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情吗?”

真是个狡猾的野蛮人!利奥一世心中愤恨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章 到处奔走游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