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玄幻奇幻>重兴大宋>第129章 :围攻大都

战争是残酷的,大都城作为蒙古帝国的首都自然是兵家重地,就算三次东征日本从全国所有地方都抽调了兵马,唯独没有从大都抽调一兵一卒,作为蒙古帝国的首都防御力量自然是全国最强的,如果面对以前使用冷兵器的大宋国就算让人家围上了一年半载城内的蒙古人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因为大都城内有完备的防御系统、物资仓储和足够的兵源,在得知宋军在海津镇登陆迅速从周边调集军队进京勤王在宋军包围大都城后城内统计大都城内光士兵就有七八万人,居民达到惊人的三十万户。复制本地址浏览p://%77%77%77%2e%62%69%71%69%2e%6d%65/

就是如此坚固的城池如果一般依靠冷兵器作战别说张默这次率领的十万联军就是再给他二十万也别想顺利攻进大都城,谁叫赵昰把先进的火炮给提前带到这个时代呢?面对武器层面的代差就成了蒙古人的悲哀了,当张默把三百门火炮堆砌在南门正面的时候就注定了蒙古人开始学习汉人的坚城防御战术在面对宋国火器面前多么的孱弱不堪。

再加上战争来的太快,很多大都城内的蒙古士兵一下子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入战争状态,掌管武器的军械库到处都是来提取武器的人,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乱,而这个时候刘福的地下组织试试的在城内蒙古士兵聚集的地方投掷炸弹和焚烧有价值的官府衙门,这就给原本混乱不堪的城内更加混乱了。

张默对拿下大都城可谓倾注了自己所有的血本他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蒙古人周旋,甚至不把随军弹药有限当成一回事,身边的副官担心如此密集的使用火炮,将会给炮兵的后勤补给出现断档,而张默对此根本就不理会用他的话说:“此次作战直接关乎帝国的命运。如果大都城这个时候拿不下,今后将会出现什么变数谁都不知道,到时候留着再多的炮弹有什么用?难道等到蒙古援军集结过来的时候送给人家?”

所以张默一意孤行下达了凡是参战的炮兵被要求在保证实战效果的情况下不要心疼手里的炮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大都就看炮兵的发挥了,如果这场战争胜利了炮兵将会被记成首功。

在得到张默的指示后宋军炮兵打起炮来完全可以用肆无忌惮形容,在三百门火炮不间断的射击下大都城厚实的城墙终于抵挡不住了,只大半天时间就开始出现大面积坍塌,当城墙出现坍塌的时候城上的蒙古士兵根本就来不及逃跑,很多人缩在城垛内瑟瑟发抖的时候就随着城墙一起摔进废墟中,张默看到城墙出现缺口后大手一挥随即派上迫击炮兵抵近城墙开始用迫击炮的吊射轰击城墙内的蒙古军队。

随着雨点般的炸弹落入城墙内让原本驻守在这里的近万蒙古人一下子可遭了秧,没有被波及的士兵连忙向后撤退以躲避宋军的炮火,而就在这个时候南面城门边上的城墙终于承受不住宋军炮火的摧残整体轰然倒下一下子出现一个数十丈的缺口。

张默看到时机已经出现随即下令浦甘战士出击,并且派出五千火枪兵跟随者浦甘战士一起随着坍塌的城墙冲进大都城内,而这个时候迫击炮兵迅速拆卸迫击炮然后分工扛着在浦甘战士和火枪兵的掩护下登上大都城墙,为近战士兵做好火炮清理道路。

随着操作迫击炮的士兵登上城墙后迅速把迫击炮组装好,然后就在城墙上的瞭望兵的指示下开始对城内蒙古士兵聚集点进行有目标的清除,这下可好让那些原本就不知道往哪躲避蒙古士兵更加不知道往哪跑了,很多人已经经受不住来自心底的恐惧逐渐放弃了继续作战下去的勇气,纷纷扔掉手里的武器跪趴在地上对着向他们冲来的联军士兵大声求饶。

浦甘士兵可不管这些人的死活他们得到的命令就是屠杀一切可以屠杀的物体,只要在他们前进的路上就没有留下活口的必要,所以所到之处全部都是残肢断臂,而宋国火枪兵面对这一切也熟视无睹,他们的祖先被蒙古人蹂躏的时候可没有人替他们说话,而火枪兵这时的作用就是负责掩护浦甘士兵在冲锋的时候尽可能解决掉蒙古弓箭手不让弓箭手有机会向浦甘士兵进行有效的阻击。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浦甘士兵逐渐和宋国火枪兵形成默契,在遇到蒙古士兵顽抗的时候火枪兵进行远距离射杀,如果遇到强悍的敌军士兵那就由火枪兵携带手榴弹抵近顽抗蒙古士兵的建筑物用手榴弹消灭,同时在遇到大股蒙古士兵发起近距离冲锋队火枪兵就会带来极大的威胁因为火枪的装弹速度始终是硬伤,虽然可以用刺刀近战但是那样将会使得火枪兵的作战节奏打乱,而这个时候近战凶悍的浦甘武士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浦甘武士们一般都是双手持刀或者单手持刀另外一只手拿着盾牌,浦甘由于地处大理、德里苏丹国交界,后来大理被史天泽灭了以后浦甘就直接和蒙古势力对抗,所以浦甘王国最不缺的就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战士,而这些浦甘战士又在火枪兵的掩护下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所向无敌。

原来蒙古军队还有把敌人放入城内近战击溃的想法结果在看到宋军居然有如此凶悍的近战军队后心里最后的防线也开始几近崩溃了。

铁木耳和伯颜在皇宫内看着传令兵不断的从前线送回来的战报,心里愈加开始着急,这宋国在南洋躲避了十年一下子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咋变得如此厉害?

铁木


状态提示:第129章 :围攻大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