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顺着叶宇的额头滴落,贴身的衣物在听到末日自检结果的瞬间,便被狂涌而出的冷汗完全浸湿,“怎么办,如果继续按照原定航线飞往气态行星,利用其引力对方舟进行加速,那么仅剩的裂变燃料绝对不够方舟在到达目标行星时减速所需。那么结果只有一个,不是坠毁,而是被目标行星的大气弹飞,就像刚才叶宇对陨石所做的那样。一旦发生那种情况,那叶宇和方舟只能变成一艘永远漂流在无尽虚空中的冰冷棺材了。”
“不行,绝对不行,我还不能死,我还没搞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叶宇的思维极速转动,一条又一条的方案被他想出来,紧接着在自我验证中被否决掉,紧接着一条无异于自杀的计划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末日,方舟有没有裂变燃料收集系统,能否在恒星射线爆发时,从抛射而出的恒星物质中收集裂变燃料。”叶宇几乎是咬牙切齿一般的问出了一个疯狂的问题。
“计划可行性百分之50,方舟护盾系统下线。仅凭目前能级所维持之物理形态外壳,仅能承受5000k高温30分钟,超过十分钟方舟外壳烧毁,物理形态崩解,伏羲死亡。”
“那么30分钟之内能够收集多少蕴藏在恒星物质内的重金属物质,也就是裂变燃料?”
“无法估算,燃料收集模块无法完全上线。但按照目前方舟体积,仅需少量裂变燃料便可支持方舟飞抵目标行星,所以,结论是三十分钟之内收集足够的裂变燃料,计划可行,然而风险极大。”
“那么好,末日,红矮星电磁爆发周期还有多久?”
“经过计算,目标红矮星电磁爆发周期将维持35个地球日,而方舟直线航行至红矮星,将耗费超过35个地球日。”
叶宇点点头,毕竟星系内充斥着各种物质。飞船直线航行,不能像星系外一般只要加速至一字速度然后等着惯性带你到目的地便可以了。
而是需要不断的克服各种星际物质所带来的干扰,不断的进行加速减速,这样的话方舟的航速便不可能达到800公里/秒,甚至能够到达500公里/秒都不可能。别忘了现在还处于恒星电磁爆发周期内,星系内乱飞的陨石,是叶宇最大的阻碍。
“那么如果我们先利用气态行星的引力进行加速,然后将节省下的燃料用于在红矮星减速,紧接着在红矮星日冕物质喷发的时候收集到足够的恒星物质。然后在利用红矮星的引力进行加速,然后直飞目标行星。”
叶宇大脑一边极速转动,一边将自己的计划一字不漏的说出“恒星电磁爆发,必然伴随着恒星海啸,届时我们只需抵达红矮星轨道,甚至不用太过接近红矮星本身,便可以收集到恒星物质!”
末日主脑听了叶宇的计划,半天没有回音,仿佛被叶宇这个疯狂的计划震惊到了,好半天才再度回应“经过计算,计划成功率提高20个百分点,为当前模式下的最优选择”
“好,那我们走!”叶宇咬了咬腮帮,然后迅速调整了方舟的姿态,同时开启裂变引擎,向着气态行星,飞驰而去。
恒星电磁爆发是宇宙中比较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然而这个常见,是在宇宙尺度上所说,在过去叶宇就从未观测到过这种天文现象。
一旦决定了航行计划,接下来的航行便又是枯燥无味的,虽然心中依旧随时担心着死亡的到来,但身为一个顶尖科学家,面对这样近在咫尺的宇宙事件,怎么可能不进行观测。
叶宇双眼紧紧的盯着舷窗,由于航行姿态的问题,现在的红矮星,实际上是在方舟的右侧偏前方。为了更好的观测电磁爆发事件,叶宇要求末日将右前方的舷窗打开,这样他即便是在操作席上,也可以对这壮丽的宇宙事件进行肉眼观测。
只见远方的红矮星的两极之处,一条壮丽如红色巨龙一般的恒星日冕物质被猛地抛射出来,长度足足有数万公里。而后这条红色的喷火巨龙横跨飞跃恒星经度180度,而后再度落入红矮星本身之中。
紧接着无数细碎的恒星物质随着日冕物质的轰击,猛烈的喷薄而出。仿佛那颗不大的红矮星内部有一个绝世凶兽即将破壳而出一般,搅得整颗恒星天翻地覆。
紧接着而来的是恒星耀斑与狂暴的恒星风,整个恒星系,都在这颗不大的红矮星的怒火下瑟瑟发抖。而这样一次的日冕物质喷发,可以持续超过25个地球时,这样的喷发却并不是唯一的,而是伴随着电磁爆发时刻都在进行中。
叶宇的第一目标是气态巨行星,原本这颗行星捕获了,来自陨石带的数百颗陨石组成了它的卫星群。而此时在狂暴的恒星风的吹拂下,其中一多半已经鸿飞天外,变成了一颗颗在星行系内横冲直撞的彗星。
他们组织中运气好的,会重新被气态行星或者岩质行星捕获,进而重新获得稳定的环绕轨道。而有的则会被红矮星捕获,变成类似地球哈雷彗星那样的恒星系间的流浪儿。而更加倒霉的则会一头撞进三个庞然大物中,而变成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15个地球日后,叶宇来到了气态行星的高空轨道,开启裂变引擎,让方舟围绕气态行星开始做圆周运动。当方舟加速到足够的速度之后,叶宇便会继续向着他的能量中转站,红矮星飞去。
看着身后渐渐变小的气态行星,叶宇不禁的叹了一口气“该死的外星飞船,能够抵御5000k的高温的外星飞船,动力系统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