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世界入侵之英雄联盟>494 烈战低损,顺逆保进

冲入第四道战线后,面对散布的地球方据点全都一时冲之不到的情况,和不用再顾及自家阵地的密集打击更兼灵活调整,符文之地重新启动的弹射和炮载在两**手笔冲阵后转换了风格,从集群强攻转为了分散突袭。

同时,地面大军的分布也相对的越见稀疏,只在七条主攻路线上连连增兵,不仅保证数量,更将质量一提再提。其中最为粗猛的一条兵线直指龙脉所在,三条兵线偏近龙脉方向显然有策应之意,另外三条方向相左的兵线虽看似与龙脉无关,也实则是要从外围打开线路牵扯地球的兵力。

战事进行到这里,全面推进和同步防守皆不现实,两方的侧重点都必然得朝着龙脉方向倾斜。但这并不代表次要战线的投入就变少了,相反,当下每一秒的整体战损,都要比前一秒略略的超出。一来是质上必须要投入,否则谈不上加速推进或全力阻截;二却是量上也必须保持总体对吸火力的平衡,否则在之后所不能打开的局面或所受的牵扯,就会更大。

所以无论是主次战线,兵员密度皆是多也没法儿多到哪儿去,少也不敢少到哪儿去,战况之激烈,感觉比之前三道防线之战相加还要更为令人紧张。

对此,地球意志并未第一时间通过系统让全体战士平复心绪,而是等着他们先自行适应降解,再寻机引导。唯一例外的,是此刻身处作战(炮火术法)和备战状态的前线据点将士。这部分可不能心神飘摇,三两发攻击打歪了还没什么,没提防好符文之地组织尖刀队伍越线突袭可就真不妙了。强者之战说不好就突发什么意外状况,时刻提高警惕绝不能在此处成为一句空谈,必须要让远程序列的战士面对突发状况有足够的撤离时间,最起码也要能进入地道避开大部分攻击……

虽则按理来说设置在炮火交锋线之后的前线据点,不会有什么太过意外的状况,却毕竟小心无大错,各色稀奇古怪的能力被用来打突袭,总归是精神集中些能更早的发现端倪采取措施。说到底,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不可不珍惜。

在这一点上,地球意志的要求和执行极其的严谨彻底,举一个数据对比便可知其程度。大战至此已历经近九个小时,符文之地包括最廉价骷髅在内的阵陨数粗略估计超出三千万!地球方的阵亡数则为七百三十一,更回收灵体六百九十五,几乎可称是大胜无损!战争奇迹!

而一开始,地球各国高层其实并不太赞成地球意志倾力施行无损战略,认为那既是自削战斗力又是不可能完成之事,纵观地球数千年来的征战史,哪有不死人的战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直接间接死亡才是战争最真实而无法避免的结果,何况是这等两个星球间的战斗。松开额度允许有些微的牺牲,就可换取更大的战果,凭什么要费力的去违拗战争规律?哪怕你是地球意志,也不管你摆出什么理由,都不能不承认这个规律,也不能强令我们去执行。

于是,才有了宁愿迟滞恢复时间的空和瑷亲自携手“说服”各国的那一场影响深远的行程。而除此之外,还免不了要拿灵脉如何重开和全球法术网络上线这些事儿出来说道,才在各方面迅速达成了一致。

然后,空和瑷“无理”坚持的影响到这一刻算是结出了最美好的果实。不止是实际战损近无,也不止是临场士气大振,更还有着全球民众目瞪口呆后的心绪大定。战争带来的恐慌阴云,在这一战中被狠狠的洗刷,这才是最能稳定社会秩序并激发后续战争潜力的真真切切之巨大说服力。

大部分民众的心都是脆弱的,他们当然关心战果有多大,却更为关心战损有多大,心里自有一杆自己能做敢做到什么程度的秤。说一千道一万的动员安抚,都不如实际的摆出地球意志对民众的有力庇护乃至达到全心呵护的程度给他们细细瞧着,他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安下心来,才会真切的有为自己为家园出一份力的觉悟。

反之,境况越艰难压力越巨大就越会爆发潜能的那些些说法,仅限少部分人,放到大多数人身上,则只会是扛之不住的当场或逐渐崩溃、又或短时爆发渐渐疲软等非良性循环心理活动。

一句话,总要让人看到点希望才行,希望越大动力越大才是世间常态。小概率事件的逆境而行,一次两次还可能逼急了试一试,三次四次不是真强者就是自认主角的异常心态在强撑。可这世界上当然没那么多一下就蹦出来的真强者,甚或哪怕是自认的“主角”级存在。很多所谓的绝望到头转而爆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另一条路上有新的希望可以搏一搏。

所以,从一战至今,掌控大局的空和瑷很坚决的在努力营造一种胜利和存活的希望都很大的氛围和实际保障机制。召唤战场的复活举措是其中一大支柱,降临首战的无损杀敌也是一大支柱,其他大大小小的比如推动全民锻体强心亦是一条条有力支柱。以此来给出足够的心理缓冲时间、稳定的身心成长环境,争取多涌现出非极限状况下堪可一搏的战士和顺逆皆咬牙前行的真强者。

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全球各地皆有不少的人在明显的压力和随后的适度减压之下,或快或慢的呈现出自然蜕变的征兆,乃至已出成果。

可,这就妥了么?当然不是。一种问题解决总有另一种问题衍生或本就在那儿等待着解决。

比如,完全的绝望不可取,完全的懈


状态提示:494 烈战低损,顺逆保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