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彭玉真人是也,吾父乃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门下弟子彭耜......”
蔡鸿鸣看了羊皮卷上的字,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果然不出他所料,暗河底下这具尸骨是个道士,而且来历不凡。
他父亲是金丹派南宗的重要人物,被奉为全真道“南七真”之一,为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门徒。
白玉蟾在道教中可是相当有名,据说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十二岁举童子科,后来出家为道士,致力于玄学丹道,并开创了南宗金丹派,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后被尊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白玉蟾在道教历史中并非最出名的人物,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并非最出名的诗人;但却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是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道宗仙诗大家。
蔡鸿鸣就算再孤陋寡闻,也听过白玉蟾做的一首诗: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
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
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
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这首诗到现代,被人编曲成为道情传唱。蔡鸿鸣就是听了这首歌才知道白玉蟾这个人,才知道了相关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却遇到他的徒子徒孙,真是缘分哪!据彭玉真人在羊皮卷上写的字,蔡鸿鸣了解到彭玉真人的一切。
彭玉真人自幼被同样出家修道的母亲抚养长大,身在道士家庭,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道家的一切。
据说他五岁就能背老子。十岁就看得懂庄子。
长大后他继承父母一切,刻苦修行,不时同各位师叔伯谈玄论道,对南宗金丹的理解越来越深。渐渐窥得大道一角。三十而立后,身感修行无有寸进,就出门游历苦修。几年岁月,让他看遍南北烟华,人间苦难。道心日坚。修为渐长,可惜一直无法凝丹入道。一日修行中,冥冥中感悟到他成道凝丹的机缘在西北。所以,他就只身往西北而去。
到了地方,看到的却是一片荒凉地。
那时的西北还不是一片黄沙,只是一些干涸土丘,上面还长着一些枯黄的杂草灌木。
彭玉真人到达地方,感觉这地方不应该这么荒凉才对,所以就极目往前望去。他师叔师伯众多,一身所学甚杂。以前曾得一位师伯传授一卷望气决。他凝气入目,就是在望气。
古人认为,万物生长,日月运行,天地之气相互交合,自有其理。只要辨别其中规律,就可辨别吉凶祸福富贵贫穷。
望气决就是对诸气变化的总结。
在古书上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史记.文帝纪》,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 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庙。 《汉书.郊祀志》。也载有这事:新垣平对桓帝说: 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彩,若人冠冕焉……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 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渭阳设五帝庙。
《墨子.迎敌祠》说: 气者,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
《吕氏春秋.明理》说: 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qín_shòu,长邪苟利。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则名曰天衡;有其状若悬釜而赤,其名曰云旍;有其状若众马以斗,其名曰滑马;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旍。
《史记.天官书》对望气的占卜法作了介绍,说如果仰望云气能达三、四百里;如果登高则能看得二、三千里。通过观测云气,能预测吉凶顺逆。
道家望气其实就如同中医的望闻问切一样,他看你脸色好坏,然后再结合一些身体上的病症,就能得知你得了什么病。只是道家的望气牛一点,看的是日月星辰山川草木。
彭玉真人凝目望去,只见远处血光冲天,似乎有龙悲鸣。只是当他再仔细看的时候,异象又没了。
他隐隐感觉,这异象所在,就是他的机缘。
为了找寻异象,他到了祁连村,并接受村里老人的建议,在此建庙,接受村里人供奉。
这一呆就是几年,终于有一天,机缘巧合下让他找到了异象所在——隐藏在水底的古怪的宫殿和高大祭台。这时候,他才了悟到那冥冥中的指引。这里是西北一条水龙龙脉蕴结之地,现在龙脉被困,导致地面干旱。若能把这条龙脉解救出来,无疑是件大功德。
经过这些年历练,已经把他那颗道心夯筑得如同铜墙铁壁,修为也够了,就差一桩大功德,就可以以此凝丹,晋入先人描述的“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界。
现在看到大功德在前,凝丹在即,彭玉真人的眼睛都红了。
只是这桩大功德也是大凶险所在,能把一条水龙困在此处,绝非凡人。
那时彭玉真人看到的宫殿祭台不是现在蔡鸿鸣看到的,到处都是机关密咒,一不小心,就会死于非命,何况是在水下。所以他就出去做了准备,他也有身死道消的考虑,所以才有了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