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还想着靠撒泼胡闹把这事给混过去,却被早有准备的族长太太冯氏带着几个粗壮媳妇把她给拖出去了:“侄媳妇,老三能有今天一大半都怪你平日太偏宠他了。事到如今再闹腾也改变不了什么,他名声本就臭了,你要是再撒泼闹腾弄个恶婆婆的名,以后还让不让他娶媳妇了?”

这话直直的戳到了李氏的肺管子,想到老三的终身大事,李氏嚎啕大哭起来,到底没有再胡闹。

接下来就是具体分法了,张老头沉思了片刻,还是决定跟着老三住。虽说大部分的老人都是跟着长子住,但是两口子偏心已久,这事大家心里早就有了猜测,倒也没人反对。张大也早就想到了此处,对于他来说,这样正好,他自己可以当家作主。

至于张二一家,那就更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只是张二心里到底还是闪过一些不自在,那个臭小子都快把天给捅破了,父母还是偏向他。想想自己以前做的事情,真是有点不值当!

至于家当,张家明面上的东西好说,一共就二十三亩地,三兄弟每人六亩,剩下的五亩地老两口留着养老。另外家里一共就五间砖瓦房,老两口带着老三住,给另外俩兄弟每人二十两银子盖房子的钱,算是安家费。另外家里账上还有一百多两银子,兄弟仨每人再分二十两,剩下的给老两口留着养老。

前面提到田地宅子的时候,大家都没说话,说到银子上头,张大坐不住了:“二十两银子最多只能盖三间正房,连像样的家具都打不了一套。既然把我们分出去,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哪样不得重新置办?这宅子当初翻盖的时候我跟老二可没少出力,倒是老三连个家伙都没递过。如今爹娘要分给他,我也不说什么了,但是这安家钱至少要给四十两。还有,我不信咱家账上只剩一百多两银子了。光二弟妹嫁过来这三年功夫,最少也往家交了一百多两银子了。还有我跟老二,加起来每年也能交百十两银子。怎么就只剩这么点?”

老张头咳嗽两声,回道:“老大,账不是这么算的。你只算家里的进账了,这平时吃穿住行、人情往来哪样不花银子,还有老三读书,这几年零零散散也花了百十两银子……”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张大不由恼了:“哼,早知道这些银子是被老三拿出去花到窑子里了,老子还不如自己享受一番呢!”

“你!”老张头被这话噎的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张族长开口了:“行了,一屋子长辈在这,哪轮的到你自称老子?”

接着他又看向张二:“老二,你要是有什么意见不妨也说出来,趁着大家伙都在,也好给你们兄弟几个张目张目。”说完,他状似不经意的扫了一眼林父。

张二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里琢磨着:自打岳父来了以后,族长好像一直都很忌惮他。他心思转了几下,轻叹道:“按理说,我爹都开了口,我们这些当儿子的再说什么就显的有些不孝了。只是刚才我爹说家里银子只剩一百多两,我也是不信的。我不知道大哥这些年具体交了多少银子,但是我成亲后挣的银子我都记着呢。”

说完,从胸口掏出个巴掌大的本子出来,翻了一会,然后道:“我这三年多一共往家交了一百六十二两三钱,这还有我媳妇的,我媳妇针线好挣的也很多,一共挣了一百五十六两。大哥估摸着也就比我略少一点,一百二十两总是有的。”说完把本子递给族长:“族叔可以看看,我都记得很清楚再不敢作假的。”

张族长接过本子,自己翻看了几页,发现上面的字迹虽然有点潦草和凌乱,但是看纸张的颜色和字体的深浅,不像是作伪的。他看完了又递给了其他人,大家都传看起来。

张大在一旁偷着乐了:没想到这个老二平日看着老实木讷,竟还有这个心眼!

见大家对账本都没有异议,张二又接着说:“至于家里的支出,在座的不是同村的就是实在亲戚,我家平日里的吃穿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反正我成亲后家里就没有给做过衣裳,平日里的几件体面衣裳都是媳妇用陪嫁衣料给我做的。干活穿的都是很多年的破衣裳。这当着老丈人和诸位舅子的面,说起来都有点不太好意思。至于吃饭,平日里多是杂粮馍馍和粗面饼子,除了年节也少见荤腥。再者,我家里还有二十多亩地的出息呢,虽说是租给别人种着,一年的出息也足够一家人吃喝了。至于老三读书花了一百多两银子的事,就当是真的,那家里也不该只有这么点银子。这还没算我成亲以前挣的呢!”

这段话一出来,在场的人无不吃惊不已。毕竟,平日里张二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有些老实过头的,打击一般都是当面赞他实诚背地里却笑他“傻”。但是人家今天这话说的有理有据不假,竟然还知道记账,这可不像一个傻子会做的事。

刚才谈到分家的事情时,王氏她们哪还能在那屋里坐的住,都跑到这边窗户底下来听现场直播了。玉荷也一起抱着三月蹲在地上听着。

王氏轻轻的戳戳玉荷的胳膊:“没想到老二还挺鸡贼的呢!”

玉荷有些尴尬的笑笑,轻声回道:“嫂子又不是不知道他,他哪有什么心眼,就是平日太老实了,才把自己挣的没个铜板都记下来。倒是没想到,今儿能派上用场。”

听了这话,王氏也觉得有些道理,就不再追问。

玉荷见过了这关,心里轻轻的松了


状态提示:15.分家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