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华娱之纵横>第六百一十三章 直言不讳
说越是熟络的李彧多少也要考虑下马克的面子,毕竟刚刚从人家家里拿下最高奖项,结果掉头去一个不评选奖项的电影节,这事不弄明白的话终究是有些打脸的。

李彧解释道,”我说的不是《百万富翁》,是我正在拍摄的一部新电影,我可把全部的身价压上了。”

“我听说李导要拍摄一部过亿成本的大片,不会是真的吧?你是怎么说服好莱坞的?”一直默默无闻的余力威开口道。

“今天是马克先生的主场,我们就不要喧宾夺主了,来,喝酒。”

“lee是个很有能力的导演,维姆先生曾经跟我透露过,他说看到看到《百万富翁》的第一刻就决定了要给他一个重要的奖项。”

识趣的李彧自然起身扬起酒杯对本届评委会主席维姆·文德斯,“谢谢维姆先生的谬赞,谢谢,如果有机会去华夏,请一定让我尽地主之谊。”

端起酒杯的李彧试图将话题从自己身上带出去,不过他低估了马克的耐心,或者说他一直的目的就是想要知道第一次来威尼斯的李彧对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一印象。

等维姆回敬一杯后,马克不等李彧坐下直接开门见山道;“lee,今天的我们都是朋友,我希望你能够将你看到的最真实的威尼斯告诉我。”

“很不错啊,这里的人文风光都很好。”

看着李彧的马克一字一句的说道:“lee,请你不要说客套话,我在华夏待了十年,实在太熟悉你们华夏人的性格了,我也不怕告诉你,威尼斯电影节很迷茫,我也很迷茫。”

“哎,看来马克先生是不打算再让我来威尼斯了。”苦笑一声的李彧摇头道。

李彧的话是有缘由的,如果他真的把自己心中对威尼斯的看法说出来的话,必然得罪一大票的电影人,甚至是整个意达利过度。

他自己选择不来,与被人敌视到不能来可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不过,这种一人与世界敌的感觉还真不错,而且有些话真的憋在李彧的心底很难受。

长叹一声的李彧,看着马克道:“我不知道马克先生在迷茫什么,也不知道未来的威尼斯应该如何走,我只能从我个人的角度说一下我对这里的感受。

首先,规矩。

华夏有句老话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威尼斯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规则,参加电影节的电影人应该尊重他,至少在隔壁的戛纳不会出现有人抱着一条狗走上红毯。

即便那条狗真的已经十六岁,既然它可能真的时日无多,即便他的主人想要陪陪它,今天一条狗,明天一只猫,后天呢?或者说,谁家里没有几个年迈的老人呢。

第二,定位。

威尼斯电影节不是威尼斯的,而是世界的,不是导演的,而是所有电影人的,说实话,我第一次来威尼斯是抱着在这里将我的新片卖出去的打算的,但是这里竟然没有专门‘市场’。

电影片商更是寥寥无几,威尼斯竟然无法提供从策划展览到推介卖片的周到服务,甚至连大型的宴会厅都无法提供,想要卖片的话,只能由片商付出大笔的租金租借场地。

最关键的是丽都这里的酒店贵的令人发指,最便宜的酒店都要300欧元一晚,一场发布会的成本快要赶上制片成本了,没有几个人消费的起,那么来到电影节的电影节只能越来越少。”

丽都就是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是一座落座在海上的岛屿。

第三,宣传。

说句实话,无论是那位导演,拍摄出一部电影肯定是不打算赔钱的,而且大多数人参加国际电影节的目的也有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借着电影节的名气将自己的电影推销出去,但威尼斯也没有办法提供这个助力。

电影节组织方的能力颇受质疑,外国记者们明显不受太多照顾,得不到英文场刊关照,例如我想要了解其他影片的信息。

可是我竟然找不到《银幕》与《首映》这两本业内最着名的电影杂志,我对欧洲的杂志并不太了解,但这两本知名的都没有,其他的我想应该好不到哪里去吧。

第四,根基。

没有拥趸影迷支持的电影节是没有灵魂的,我去电影宫看过几次电影,不知道是往年就是如此冷清,还是只有今年,这里的影迷实在太少了,很多首映场也少有观众问,显得格外的萧条。

直到我知道这里的物价后才了解到,简直让我惊呆了,一张电影票40欧,昂贵的消费让电影节流失了最基本的观众,威尼斯如果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继续走富贵路线,不仅将失去普通观众,还有可能会失去电影工作者。”

目前欧元与伟人头的兑换比例约为1:11,一张最普通电影票40欧元约等于440元,在国内这是不敢想象的天价。

这还只是最普通的电影票。

今天的李彧可是没有喝多,但他的话无疑是撒了一个疯,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止他将心底的话说出来,即便是年纪最小的小迪都知道今天的大叔说的有点多,只当他被兴奋冲昏头脑的她只能悄悄的拽住他的衣角,但没鸟用。

华夏有句老话叫做‘交往最忌讳的就是交浅言深,交深言浅。’

今天的李彧无疑翻了这个忌讳,不过他不在乎,因为他本来跟马克就没有什么交情,至于还没发芽的那颗叫做友谊的小树苗死就死吧。

最关键的是马克身边必然围绕着很多自得其乐的人,想来溜须拍马之话已经说的不要太多了,那李彧就给他来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三章 直言不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