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散马匪的队伍,李鸿基开始收兵,看着眼前一千多青壮、妇女,发现他们并没有被解救的欢天喜地笑脸,李鸿基感到很纳闷,自己的队伍冒着极大的风险将他们解救出来,怎么他们一点感觉都没有啊?难道自己真是不懂这里的规矩吗?李鸿基确实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不过他理解的规矩和这些白奴的想法差之万里,如果李鸿基现在明白他们的想法,一定会笑的岔气,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
带着自己的小队,李鸿基走向那些被栓成蚂蚱一样的白奴,让士兵们用马刀将绳子割断,开始释放他们。李鸿基的想的是让他们自己走人就完了,不过这些人却没有一个人敢走,他们觉得这小股的马匪更凶残,也许是在戏弄他们,敢逃跑的肯定先死。
是在搞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走,李鸿基只好下马向他们说道:“你们已经被救了,现在可以离开这里了,怎么谁也不动啊?”
好像是鸡对鸭言,李鸿基的语言他们都听不懂,仍然是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李鸿基。这个时候李鸿基才明白自己的话他们听不懂,只好在换成自己不太熟悉的小玉兹一带的方言再说一遍。
终于人群里走出了几个人,他们的装束虽然破烂不堪,但从质地上可以看出和其他的人有所不同,里面有一个人向李鸿基问道:“老爷,您说的是我们得救了?您不是马匪?要释放了我们这些人?”
李鸿基说道:“我们是大明的商人,只不过为了防身,我的手下们都练过武艺,看到你们这些人被马匪抢劫,出于我们的理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难道救了你们,你们不懂吗?”
天可怜见,这些西方的白人们只知道弱肉强食,标准的丛林法则,那懂得李鸿基这样冒充斯文的成语呀,只不过看到李鸿基脸上露出诚恳的笑意,说他们被救了,而且还是商人的时候,这些人终于明白了李鸿基的大概意思,顿时开始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脸。
这些人里面不全是小镇子里的居民,几个穿着质地不凡的人是路过的商人,他们也是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易,不幸的是这次也被马匪围到了小镇里面,最终成为马匪的俘虏,万幸的是他们见识广泛,没有反抗马匪的抢掠,而且向他们表示了可以让家人付出赎金,他们才得以保住性命,就算是他们的家人,也幸免遇难,没有被马匪杀死。
李鸿基知道自己对这一带的情况了解太少,见到这几个是商人,就非常高兴的和他们就留起来,不过他并不是真正的商人,对于商品交易根本不懂,他有兴趣的仅是这里的军事局势。
好在这些商人也不知道李鸿基他们的底细,再加上李鸿基小队刚才救了他们的性命,对于李鸿基的问话都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对于他为什么对局势感兴趣,而对商品物资交易闭口不谈也不敢询问。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谈,虽然语言不太合拍,但是李鸿基还是凭着自己的聪明脑袋弄明白了这里的大概形势。首先是像这种打劫掳掠白奴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几百年,奥斯曼帝国的奴隶贩子门一直都在这里捕猎。其次是这里的土地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目前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现在这里的局势并不稳定,无论是沙俄帝国还是克里米亚汗国都行在这里分一杯羹。
再说那个奴隶贩子苏美尔,当李鸿基小队开始突然出现的时候,他还不太在意,但是当他发现李鸿基小队以极其凶猛的攻击击溃马匪时,就算是想逃跑也来不及了,最终被生擒。
在和那些被解救的人交谈完毕后,李鸿基就开始审问苏美尔,苏美尔很怕死,就把奥斯曼帝国在这里的形势也交代的清清楚楚。从苏美尔的交代中,李鸿基知道了奥斯曼帝国现在是多么强大,竟然是一个比大明国家小不了多少的庞大帝国,对比一下朱有孝描绘的地图,这个帝国横跨三个大洲,现在还在继续向四处扩张,野心勃勃。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李鸿基马上就判断出了这个信息的重要性,越是混乱的地区对于大明越有好处,就好比后世的美国,希望全世界都处于混乱状态,这样才好更容易的控制,现在的大明高级将领也都是这样的心态。
李鸿基将这里的局势做了一个大概的判断,并将在两方面谈话中了解的情况,在地图上大概标志出各个势力的控制范围,将这份资料立刻派士兵送往京城,希望能够给朱有孝对于这一地区的形势做出判断,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出指示。
做完这些事情,李鸿基就不再关心这里的问题了,他就开始继续自己的行程,至于大行动的决策,那是皇帝的事情和他无关,他只是想去寻找更加刺激的旅游,继续向西行进。
冒险的道路上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无论是劫杀马匪还是击杀成群的草原野兽,李鸿基几乎是毫无目的的转悠,但是真正的意图是了解这一带的地理环境,政治气候,行军打仗的关键战略点,这些李鸿基不会对别人说出来,只是自己默默的记下来。
一路西行,这一天李鸿基和小队住宿到了一个普通的小村,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平原小村,村里面有一户类似大明地主身份的人家,其余的人都是他家的农奴。李鸿基的到来让这家小地主吓了一跳,以为是马匪袭击村庄,等到和李鸿基交谈了一番后,这才知道这是一只商队,便向李鸿基购买了一些稀罕的东西,顺便李鸿基也在这里进行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