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洪荒绝世散修>第347回 獬豸下凡 乌巢禅师

南海当中,飞扬在别了观音悟空后,便立马返回了火神宫当中,参悟那得自于龙母的神道法身修炼之法,不过在此之前,他将那坐骑獬豸给唤了过来,将那厉风旗交给了他,说道,“在西牛贺州之上,有座黄风岭,你带着为师的厉风旗去将那占了,召集一些小妖,阻挡唐僧一行人西去,等日后功德圆满,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想当初玉虚宫议事的时候,飞扬从佛门手里讨来的三个劫难当中,这黄风岭便是第一个,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黄风怪出现在那黄风岭上,而飞扬想到了那黄风怪的本事后,就将手中的厉风旗暂时借给那獬豸。

至于为什么是坐骑,而不是门下诸多弟子,一来,他门下诸多弟子,很多都是人族大贤,总不能让他们下界为妖吧!况且,那取经一行人当中,就有两个是自己的弟子,若是自己再派弟子过去,明明都是同门师兄弟,还要阻挡他们西行,这不是很矛盾吗?飞扬可不想让天下百姓认为他门下不和。

另外,这獬豸乃是自己的坐骑,若是仅仅天仙修为的话,那实在是太弱了,托着飞扬也飞不快,正好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帮助他修为大进。

当即,那獬豸就来到了黄风岭,占山为王,聚拢群妖,他虽然只有天仙的修为,但厉风旗一出,谁与争锋,很快就打出了名头来,在黄风岭站住了脚,自称厉风大圣。

至于飞扬,他则是拿出玉简,开始参悟那神道法身修炼之法,当然了。仅仅只是参悟而已,他并不打算闭关将神道法身凝聚出来,毕竟到时候,还得他亲自出去,将那厉风大圣给收服。

另一头,师徒三个走了一月有余。离了乌斯藏国,见前面有一座高山,八戒认得这山,便说道,“这山叫浮屠山,山上有个乌巢禅师在修行,老猪认得他”。

三人说着话,不觉来到山上,见一株香桧树上。有一个柴草搭的窝,窝中有一个老僧,正是那乌巢禅师。

如果飞扬此时在这里的话,就一定会对这乌巢禅师十分感兴趣,他现如今已经是大罗金仙的强者,自然知道天地间一些辛秘,其中就包括这乌巢禅师,发现他才是那帝俊十太子之一。在后羿箭下幸存的那人,可是。他的名字,可不叫做陆压,毕竟那帝俊羲和没有一个姓陆的,他自然也不会姓陆。

此人在巫妖大战爆发之前,就被帝俊送上娲皇宫,祈求女娲的庇护。为此,那帝俊还将招妖幡给献上,女娲看在招妖幡和以往的交情上,便收留了这太子,只不过。这太子毕竟不是女娲的弟子,女娲也不会传他什么大神通,仅仅只是让他在娲皇宫当中自生自灭。

这太子身为天地间最后一只三族金乌,妖皇帝俊的唯一存世血脉,自然不会在那娲皇宫当中混吃等死,因此便离开了娲皇宫,只身返回洪荒,后来,他听说西方大兴在即,就加入了西方,被阿弥陀佛封为了大日如来,而这乌巢禅师,仅仅只是他进阶准圣后,所斩去的第一尸,平日就在这浮屠山修炼。

至于那陆压,飞扬之前在西昆仑的时候,曾经向西王母打听过这陆压,发现西昆仑上,根本没有一个叫做陆压的。

西昆仑可是一大片山脉,其中西王母所在的洞天,位于西昆仑主峰之上,因此整个西昆仑,也就只有主峰是西王母的地盘,至于其他的地方,因为西王母的缘故,聚集了大量的散仙,为的就是什么时候西王母心情好,可以给他们讲次道,而这诸多散仙当中,基本上都是修为够高,不想进入西王母门下,但又希望听到西王母讲道的女仙,若是男仙的话,找就到之前的截教以及现如今的阐教听道,争取混一个外门弟子当当了。

也就是说,这陆压根本就不是什么西昆仑散修,他的身份,是他自己编出来的,而他既然不是西昆仑散修,也不是那金乌太子,真正身份可就让飞扬好奇了,飞扬多次推演这陆压道君的跟脚,却根本算不出什么,心想会不会真的是先天离火之精化形而出,先有盘古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那禅师见唐僧一行人到来,当即下树相迎,八戒赶紧上前施礼,禅师便说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倒是要恭喜你改邪归正,不日复得正果”,随即又指着悟空问,“这位是谁?”。

唐僧便说道,“是我大徒弟孙悟空”,禅师便微微一礼,而这时,唐僧问到雷音寺还有多远,禅师便回答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达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有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可无碍”,唐僧当即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便一句一句念出。

如果飞扬此时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将这乌巢禅师引为知己,想当初他编著出《燧易》的时候,起初还无人知晓,后来可是靠着他游历人族,传下经文,这才让《燧易》在人族当中广为人知。

只不过,这乌巢禅师用的是更加有效率的办法,那就是将自己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给唐僧,而唐僧身为取经之人,日后必定闻名于整个人族,到时候唐僧就可将此经文推广到整个人族。

等念完之后,禅师脚踏祥云,就要离去,不料被唐僧扯住,定要问明西去路程,禅师笑着吟道,“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


状态提示:第347回 獬豸下凡 乌巢禅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