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朱棣现在重拾了自信,也并不在惧怕所谓的失败,可要他立刻带兵南下,那也根本做不到的。
将士们的休整是一方面,张枫的恢复也是一方面,再者说了,朱棣也不打算就这样干巴巴的南下,搞得好像仍然是颓靡状态似的。
既然已经有了信心,那么就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才行,真等到誓师大会的那一天,朱棣也必须要做些什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不过眼下还是等着张枫彻底痊愈再说吧,身边少了一个贴身的护卫,朱棣始终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至于那些个锲而不舍的锦衣卫,就随他们去吧,反正也根本接触不到燕王府内真正有用的消息,而且朱棣估计自己马上也就要离开了,这些人一股脑的扑在这边也能省却他不少的麻烦……
反观另一边,盛庸黄致列却是安稳的不行,刚刚大胜一场,极大地挫败了燕军的锐气,甚至连燕军大将朱棣的左膀右臂张玉都被平安斩于马下,这种大胜可是平燕以来第一场的。
那得胜之后,盛庸其实就趋于安稳的状态了,如果不是必要的话,他实在是不想先动手。
燕军虽然被他挫败,但战斗力仍在,朵颜三卫宁王护卫的骑兵仍然是盛庸所忌惮的方面,要知道上一次的大胜其实更多依赖于盛庸的陷阱和朱棣的大意,不然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大败燕军的。
之前一直对朝廷取得全胜战绩的燕军,真以为他们是什么装样子的摆设不成,真实的战斗力绝非那么简单,甚至如果不是预先埋下陷阱,盛庸都没有什么底气和燕军正面做过这一场。
现在朱棣被打回到北平去了,盛庸分两部屯住与德州和真定,一面是大军本部所在的德州,由盛庸本人统领,同时还有陈晖等人的辅佐,作为迎战燕军的主力方面,自然是要保障万无一失才行。
而另外一部,则是由表现相当神勇的平安和稳重为主的吴杰坐镇真定,其为一支偏师或者是奇兵,多位机动兵种,负责袭扰或者支援其他方向。
这个位置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要,支援各方同时还需要肩负困难的任务,盛庸也正是看重平安,才会将这个地方交给他来镇守。
而相对于朱棣来讲,盛庸更希望平燕大事慢慢来,循序渐进的展开才能够保证不出现什么意外的差错。
其实盛庸就比较赞同耿炳文老将军当初的战略战法,但无奈那时的天子心高气傲而且还十分不满这种保守的战略,所以二话都没说,脾气大到不行,直接将耿炳文老将军给撤换了。
从而换成了李景隆这个草包任平燕大将军之位,也是为了迎合圣心,李景隆直接选择了大军开拔北上攻燕。
没想到起初攻势到时十分的顺利,但实际上这北平城却是朱棣放给李景隆去围攻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李景隆一个看重的点而不关注其他的方向。
结果呢,北平城没打下来,还折损的不少的将士,最后更是在白沟河一地大败一场,直接让燕军扩充了好多,还有那些眼下朝廷大军最需要的粮草和辎重等东西,尤其是火器方面。
一提起这件事盛庸那叫一个气啊,当初被朱棣震天雷搞得那一手到现在可都还记着呢,要不是当初自己小心谨慎了一些,说不得当初就要直接被朱棣给阴死了。
所以,在盛庸心里,从来没有小觑过朱棣,小觑过燕军,就算是大胜之下,也要谨慎为主,反正这种双方和平发展的情况更加有利于朝廷一方,毕竟各自的底蕴在那摆着,区区三府之地的燕军怎么可能和掌握整个天下的明帝国相比呢。
再加上现在天子也明白了很多事理,知道这种战事不能过于急躁,不然下场铁定好不到哪里去。
但在盛庸看来,说是成长了还不是因为被朱棣给打怕了吗,燕军的连战连捷,让朝廷损兵折将,就算当今陛下家底再大也肯定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因此稳健的战略战法自然就成为了主流,也正是给了盛庸发挥的空间。
这样就不得不感叹一声耿炳文老爷子没有把握好时机,眼下正是最适合他老人家一展拳脚的时候,却因为之前的失利导致现在只能无事可做,跟养老没什么区别……
平静的时间往往很短暂,再说了,朱棣也并不希望给盛庸更多的喘息时间,正如盛庸想的那般,双方底蕴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盛庸耗得起,朱棣可没这个资格。
所以尽快将朝廷主力击溃,才是更加符合朱棣利益的事情,真要是拖下去,人家那边兵力是越来越多,钱粮是越来越充足,朱棣却毫无长进,那还有什么打的必要了,直接投降认输吧。
再说了,等了这么久,张枫的身体也完全恢复了,该有的准备也都差不多,手下将士们的士气逐渐的恢复,张玉的阵亡所带来的颓靡也逐渐的消散,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大家都懂,既然上了战场就要将这方面想清楚,看开了就好……
深深将东昌之败铭刻在自己心里,朱棣将这件事当做一生之耻,而耻辱必须要经过鲜血的洗礼才能够消融,雪耻之事哪是说没就没的。
大明建文三年二月,但实际在朱棣这里是洪武三十四年,他可不承认朱允的年号,虽然没有明着说,但手底下人都知道,建文三年在燕军当中根本行不同,只有洪武三十四年才是大家适用的年号
初九这一日,朱棣眼见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粮草辎重齐备,而且下一步开拔出发。
至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