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五百八十九章 羽翼渐丰

兵部侍郎,朝廷三品官员齐泰,被东宫储君皇长孙殿下招为己用,一时间传遍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人尽皆知。

朱元璋虽然也是知道东宫召见了齐泰,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自己的长孙收到了麾下,但是他也并没有太过在意,反而有些赞同的意思。

毕竟只会一味听他话的储君可能不会犯错,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现在朱允炆能够自己招募人手,能够有识人之明辨人之能,朱元璋只会有欣喜满意,并不会生气反对,好似朱允炆未曾事先和他说明便擅自收朝廷三品大员为己用就是多大的错事是的。

其实现在自感时日无多的朱元璋,巴不得朱允炆这个皇长孙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

而如今看样子,朱允炆显然正在逐步向着他心中预想的方面前进,朱元璋只会想要这种进程更快,而不会出手阻拦,更何况是这种小事了。

别看齐泰是兵部侍郎位列正三品。

但在大明朝堂上,齐泰这侍郎的位子其实是排不上号的。

尤其是依着大明近几年更换六部官吏的速度,那简直是一年一换甚至是半年便会更换了六部主事。

甚至还有六部尚书之位都一直在空缺着,没有人补上,更别说这下面的侍郎了。

前段时间不正好因为一个御史之过,让接任左都御史的邓文铿直接被罢免了官职,闲赋在家,依照邓文铿的年纪,这差不多就是在仕途之上再也没有他的栖身之地了,基本上已经就是被踢出了大明政坛。

如左都御史这等位阶的官吏都难逃,只是因为其御下不严,更何况这三品的兵部侍郎了。

所以说朝堂百官只是对齐泰旗帜鲜明的加入储君阵营而又几分惊讶罢了,倒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带动,毕竟齐泰本人并没有多少交际人脉,在六部当中可以算是少有的特立独行,就连他本职所在的兵部都甚少有来往,所以众人也就当做是一个急切想要战队表明自己忠心立场的小人心态罢了。

毕竟这朱允炆储君之位现在十分的稳妥,也没有被罢黜的迹象。

更别说如今的皇帝陛下身体越发的勉强,连照例的大朝会都有时因为身体缘故而取消掉。

这在大明开国以来可是甚为罕见的事情,依着朱元璋的脾气那只要身体还能走动必然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政务当中,能让这位近乎于废寝忘食数十年工作不休的皇帝放弃大朝会,足以见其身体状况实在是不允许。

可是众位文武百官却是忽略了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这齐泰显明立场的消息可不是由齐泰本人传出来的,自然而然的就排除了他想要抢先从龙贪图功利的心态。

而这消息真正传播出来的地方正是朱允炆的东宫储君所在,只是因为大家都关注在这消息之中齐泰本人,而下意识的恰巧将东宫给排除在外了。

这倒也不能说是百官粗心,反而正是因为他们想太多的缘故,才至于彻底忽略了最不应该被忽略的一环。

其实本身齐泰并没有想要大声宣扬的意思,而是朱允炆坚持必须要将他加入东宫阵营这件事说出去,也好为将来他重用齐泰不至于引起什么朝堂风波而做准备。

从本质上讲,目前的朝廷百官都是东宫阵营,也就是大明皇帝阵营。

不说他们最根本的理念是否也和朱允炆相似,但从朱允炆本身就是储君,将来他顺利继承大统,便是大明最名副其实最名正言顺的皇帝陛下。

而下面这些朝臣自然顺理成章的变成他的朝臣,完全没有什么需要提前战队的一说,因为朱允炆本身就没有竞争对啊,本就无第二个队伍选择,又何来战队呢。

只是毕竟考虑到齐泰的官阶,将来如果朱允炆登基以后想要重用他,如果没有什么好的借口便贸然提拔升迁,那恐朝堂之上会有不小的反对声音。

逼近这朝堂政权,其中牵扯的利益纠葛甚多,如果是朱元璋这样的皇帝还好,但朱允炆新皇登基,正值朝局有所动荡的时候,任何的风波都有可能影响到他的统治地位,当时已万全准备为先。

所以这份声明不管如何都是要发出去的,哪怕将来朱允炆不可能突然提拔齐泰太高,那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视他为心腹幕僚,就是因为今朝的这看似不起眼的声明……

朝堂风云变幻,人起人落未知明日何景,一个齐泰自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也就在三五日内被人传道说起罢了,半月之后便再无这方面的消息。

毕竟出名快,底蕴却不足的话,那被人遗忘的自然也快,更别说在这更迭换人如春去秋来一样快的大明六部朝堂之上了。

但如果有心人关注的话,那必然能发现原本每日必然到时才从兵部出来回家的齐泰,竟然时不时去东宫。

而且还不是那种主动上门请见,反而如畅通无阻一般,虽时可去虽时可出,严然如东宫内属官一样了。

只是这齐泰本身便无多少人际交往,自然不会被人所重视,如他这般常位进士位列六部官员的大有人在,自然不会引起他人的额外注意,所以百官们未曾发现这一点。

可齐泰自大那日于朱允炆相谈甚欢之后,便是觉得皇长孙殿下就是能让他一展心中抱负的明主,坚定了自己的忠心,全心全意的为朱允炆忙前忙后奔波劳碌。

正值现在朱元璋心急欲让朱允炆早日真正成长起来,前前后后安排了不知多少事务交给朱允炆自己处理。

上到朝廷政务公


状态提示:第五百八十九章 羽翼渐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