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宫之外

百官们正走在散朝的台阶上,文官里大多数人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只有武官勋贵一如往常。

而文官当中还有些人则是风轻云淡好像刚才朝堂之上所发生的一切和他们一点关系没有,其职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就是其中一人。

“詹大人,方才朝堂之上所发生的事您怎么看?要知道余敏和丁廷举可都是您麾下的监察御史,今日这等大事别说您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时任兵部尚书温祥卿走上前来对詹徽说道。

“温大人,该咱们知道的陛下一定会让咱们知道,不该让咱们知道的当臣子的就不要去费那份心思乱打听……”詹徽偏过头满含深意的笑道。

“哈哈……也是……我等还是本分一些的好……詹大人一会儿可有公务?不妨去在下家中手谈几局可好?”

温祥卿能在老朱洪武年间做到兵部尚书一职又岂是无能之辈,脑中转念想了想便明白了些什么,转而邀请詹徽去家中下棋。

“也好,老夫今日并无公务,那就叨扰了……”

“岂敢岂敢,我等同行……”

两个老狐狸相视一笑并肩而行,至于稍后是真的下棋还是做些别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像詹徽和温祥卿这般对话在下朝的路上随处可见,只不过真能做到轻松自若的人可不多,今日在朝堂之上皇帝陛下的态度,两个七品的监察御史奏章能直接到达皇帝手上,还有这突如其来的大朝会。

一切的一切都太过巧合也非比寻常,这里面透漏出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而且应该是皇帝针对大臣们的一次阴谋。

不过不管阴谋阳谋都是有原因的,若大臣们真的没有问题,朱老爷子也不会吃饱了撑的随便整治官吏们不是。

此时对于六部的大佬们来说郭桓的生死已然不重要了,他们自己的事自己清楚,郭桓这一节暴露出来,那就说明他们整个链子上的人应该都有可能被皇帝知晓了,现在就看审刑官吴庸能审出什么来,或者说是陛下那里到底知道多少这件事的具体内容……

六部官员们心事重重的各回各家各回各的衙门,这一整天南京城都酝酿着一股奇怪的氛围,不过这只是在官场之上,相对于南京城里的百姓来说还和往常一般无二,大家的生活依旧没有变化,毕竟朝堂居高嘛,他们这些小人物还牵扯不进去。

吴庸,原本是校检司的一员,后来改组锦衣卫之后有很多校检司的人被安排到了六部三法司衙门各处,虽然现在处于明面上,但他们仍旧是带着一层旧时校检司的皮。

至于老朱为什么将郭桓交给吴庸审问,无他,惟信任而,亦或者说是可以托付之人。

早在今日之前,吴庸就暗中接到通知准备这次审问,而审问的结果现在正在吴庸的书桌上放着,什么严刑拷问都是屁话,也就是走个过场。

郭恒招与不招都没有必要了,真正的结果早就出现了,锦衣卫的调查清清楚楚的将朝廷六部中的官员家底兜了个一干二净,任何牵扯到这件事的人一个都逃不掉。

至于郭桓根本就是做的一场戏,为得便是今日点出这官粮赋税一案,真正的调查早就从很多年前便开始了,今天不过是收网之战而已。

京师之中的主事者,十三司地方的从事者都将在今天被一网打尽,事实也正是如此,郭桓被押到牢中之后便没有人再去管他,况且此时的郭桓早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吴庸只是过来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便匆匆离开,留下郭桓一个人无比疑惑的坐在牢中。

预想之中的严刑逼问没有来到,他担心的拷打也没有,反倒好像自己不受重视一样,郭桓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他,郭桓,不过就是皇帝陛下为了把这件事摆到明面上的一个棋子,实际上皇帝可能什么都一清二楚了,完全不用他交待。

想到这里郭桓失神的看了看昏暗的监牢,不出意外的话,在明日,不!今日就有很多六部的同僚会住进来……

“陛下……郭桓已经招了……这是他供出的同党名单和所涉及钱粮数目以及一份详细的账本!”

吴庸恭敬地跪在地上,双手举过头顶,其上正是郭桓的供词。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玉笔走到他的身前,伸出手拍了拍吴庸的肩膀低声说道:“难为你了……先行归家聚聚吧……”

“臣为陛下肝脑涂地!”吴庸红着眼睛大声说道。

这对君臣之间是早已商定好的,接了这份审案差事的吴庸是必死无疑的,朱老爷子此次谋划之深根本不是那些官员们能预料到的。

中饱私囊的银钱算是一份,那些国内敢私收这些官粮的商贾他一个也不打算放过,但这样做肯定会招致民怨,而吴庸身为主审官便是用来平息怨气的人……

早已知晓命数的吴庸并无怨言,为君为国他无悔,身为大明朝的人,就要为大明朝而死!

君君臣臣,有时候就是这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死而无怨是为忠……

吴庸供词递上去的同时,京城外的亲军便奉皇命开进了南京城,领头的指挥使按照手里的名单分拨命令。

一家一家的抓,一家一家的抄,今日的南京城注定不平静。

朱元璋站在午门之上,看着皇城之外的街道,看着那些被他亲军士卒粗暴闯入的高官府邸,他笑了。

“王喜……你说说这些人为的什么……朕给他们高官,给他们权力,他们却不曾想着回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宫之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