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最爽新人生>952.不可不去的柏林墙
的荷兰与丹麦,水系发达,基础条件较为优越;而东德很明显不具备这样一些优势,社会经济水平稍显疲态。

东西德的分离,纯粹是因为**德国的残忍暴行导致,二战结束之后,根据波茨坦会议中英、美、法、苏的共同协议,决定将战败后的德国一分为四,分别有四个战胜国占领。虽然是一分为四,但共同成立“盟国管制理事会”处理德国事务。由于目标和诉求存在高度一致,美英法占领区逐步“抱成一团”,成立全新的国家——西德,并以西德作为复兴欧洲的一个中心。而苏联占领区因为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在后来形成另一个国家——东德。

自此,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对峙的局面形成。

而这,也是柏林墙最初的来源。

受制于原占领国政策导向的影响,东德与西德自成立伊始,就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西德实行与英、美、法三国同样的资本主义制度,且在经济和外交等立场上,高度跟随西方阵营的步伐;而反观东德,在苏联的影响下,建立起了典型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高度严苛的计划经济。再看当时的世界形势,虽然***的噩梦已经褪去了,但无形的硝烟,依然在剧烈地弥漫着。政治领域上的角力,在几个大国之间暗暗较劲,一直绵延了几十年之久。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吧,“两德”差异明显,发展也是各有特色。

首先来说,面积相对较小的东德,紧随着苏联“老大哥”的步伐,东德在经济制度上,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推行五年计划、发展农业生产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创办大批国有企业……凭借着自身的工业基础和苏联的大力扶持,东德一度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实力不俗。

但另一边的西德,显然比东德还要更具竞争力。首先是国际方面的因素。米国放下仇恨,推行“马歇尔计划”,以帮助德国在内的西欧国家恢复经济。该计划即符合米国在欧洲的长远利益,也达到了给东欧阵营国家树立典型的作用。其次是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以鲁尔区为代表的西德工业区,积极实现转型和升级,探索新时期的“工业法则”。在西德战后经济恢复的进程中,它们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一个战败国,西德在20世纪60年代一举超过英法等欧洲大国,成为全欧经济总量的top1。

有比较,就会有伤害。虽然东德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表现尚可,但与光芒四射的西德相比,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往后有很多年里,各种各样的矛盾开始加剧,这里不多说,不了解的人,可以上网去查一查。

总之,渐渐的,东德居民对现状不满的情绪开始不断加深,然后终于在某一天,被迅速点燃。他们组织了连续数周的抗议示威游行活动,尤其是“东欧剧变”开始之后,他们也渴望以相同的形式,去影响乃至改变国家未来的走向。这其中既有对改善经济的热切盼望,更有对完成国家统一的终极心愿。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完成了“两德”的最终统一。分裂了逾40年之久的德国,重新又走到了一起。

不过,虽然在形态上完成了融合,但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意识上实现一致,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裂之前的“两德”共为一家,实力相差不大;但拥有鲁尔区为代表的原西德地区,工业基础又明显强于原东德地区。分裂之后经济政策上的不同走向,导致差距越来越突出而明显:原东德地区越来越落后于原西德地区了,即使是在完成统一之后,这样的情形一时间也逆转不来。这样的问题,新的德国政府也意识到了。他们开始积极地去规划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既能保证原东德地区的社会稳定,又可以促进国家奋进团结的目的。

比如说,大众汽车在原东德地区建设的现代化厂房,再比如说在货币上进行统一,改善了东部原本落后的经济情况。

在统一之后,德国政府针对原东德地区,展开了诚意满满地支持与援助。但基础上的差距、区位上的劣势以及人口上的流失等因素,还是没能让东德产生实实在在的质变。尤其是在人才方面,因为原本的区域差距,年轻人们总是会下意识的选择更加繁荣和发达的区域谋生,西部的年轻人就不用说了,东部的年轻人,自然是更加希望能够去西部寻求发展。就如同如今国内,很多内陆城市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总是会主动的前往沿海城市和几个超一线城市,道理是一样的。

久而久之,即便政府给与了很大程度的扶持,但怎奈东部地区根本留不下人才,没有人才,东部区域如何发展?

毫不夸张的说,东德甚至没有一个地区的生产力能够匹配得上西德最弱的州。

双方差距之大,肉眼可见。

而这些呢,其实都是在参观柏林墙的时候,应该知道的一些背景故事。周方远的爷爷,是从那个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他的父亲呢,更是直到今天都还是特别喜欢看各种战争片,所以站在这片柏林墙前,大家都有很多的感触。周方远到没有太多的感触,他只是以一个游人的身份,陪同家人一起来参观而已。

而且就算大家是来看世界杯比赛的,也总有人爱看球有人不爱看球,像是老爸、二叔,三叔姑父他们,还有爷爷,自然是能看的比赛都要看一看。家里的女人们就不一样了


状态提示:952.不可不去的柏林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