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重启黄金年代>第422章:没钱还敢搞多元化

孙卫民和李宪的那点儿事儿,薛灵倒是知道的。

不过在她看来,现在整个中华都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之前。用此前一些同事的说法,就是“历史的岔路口”。在这个路口之前,任何人都有权利做出选择和自己的判断。李宪的悲观预测不能说是对,但是也绝不能说是错。

身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份子,谁都有思考的权利。

“爸、咱们不说这个,一家之言罢了。您要是不喜欢,那就别去寻思。”

能不寻思么?

孙卫民心里叹了口气,李宪那哪里是在预测,那就是在自己的心里扎了根刺儿。

现在这个刺儿已经越扎越深了。

在过去的93年一年之中,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了中华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国家。

比如在去年的七月份,国家工商管理局局长刘敏学在促进会议上对“投机倒把”这个此前一直笼罩在中华工商界的一片阴云做出了重新解读,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把所有带有盈利性井上活动都是为投机倒把,做违法处罚明显是“左”,是不对的。很多在过去认为是投机倒把的行为,现在看来是商品流通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这个论证之中,刘敏学还特地举例套购紧俏商品,就地加价的倒卖行为。认为这个行为在过去可以称作投机倒把,但是现在看来笼统的说就不太合适了。

这种言论无疑是一个大炸弹,要知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数以十万级的个体工商小贩因为这个最高可以判死刑的罪名而入狱倾家荡产。

最让孙卫民感触深刻的,是在两会上面,他已经准备好的粮票被告知不需要了。因为在五月份,京城已经将从55年开始实行的粮票取消。

而在去年一年之中,法拉利公司在在中华卖出了第一辆跑车。中华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可以说,政界商界一片繁荣。

而龙江省的经济却玩起了原地踏步走。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

每每这两句当初李宪在论述龙江经济发展时候,最后下的定语,孙卫民都感觉非常糟糕。

要强了一辈子,这委屈他受不了。

见老爷子的心情变得不好了,薛灵将跑到了自己身边的大姑姐家的孩子抱在了怀里,转而问起两个姐夫的近况。

孙家家世显赫,两个姐夫自然也是人中龙凤。

大姐夫李成龙现在是呼兰铁路局副局,二姐夫元繁荣现在在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担任领导。

李成龙还好,虽然在体制内,可人憨厚,也豁达。虽然明明凭借自己的资历和背景可以往上走,不过这人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能满足的了,对自己这个清闲不出差,有大量时间陪伴家人的位置相当满意——而且似乎这辈子不想再往上走了。

倒是二姐夫元繁荣,年纪轻轻被分到了五分厂担任经理,前途远大。

见薛灵问起,抱着自己宝贝儿子的元繁荣苦笑了一下,“不是很好。”

薛灵点了点头。

虽然现在不在体制内了,不过当初毕竟是在政策研究室任职的,很多事情她都清楚。

哈药集团养活的人太多,自打进入到90年之后情况一直很糟糕。三十多家分公司,两万多职工,省里输血好多次也起不来。最后没有办法,只能自谋出路。经过多方的研究,集团把目光盯到了股市上面。

在浦市上市之后,91年的时候进了了一次业务梳理。为了让财报漂亮,把包括五厂在内19个效益不好的分厂扔了出去。

五分厂就在这其中。

不用想,现在应该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了。

效益不好烂事儿就多,元繁荣这两年都过得不怎么舒心,平日里忙得很,不是去跟集团诉苦就是出去讨债要账,或者是以经理的身份去联络业务维持厂子。也是很久都没有见过薛灵了。

刚才听孙卫民谈起薛灵辞了工作进了私企工作,他还挺意外。

现在薛灵问起他的情况,便就反问了回去:“灵儿,你们那企业是做啥的?”

薛灵尴尬的笑了,“嗯……目前集团的业务做得有点儿散。董事长想向多元化经营,像什么卫生纸卫生巾,白酒,酸菜……都做。哦对了,最近董事长在亲自带头搞保健品。”

听到这,元繁荣眼睛一亮,“走多元化,你们集团在银行的闲置资金很多?”

哈药五分厂现在连发工资都是个问题了,元繁荣现在没到发工资的时候就去集团哭穷,有时候要不出来钱甚至都得打着老丈人的名头吓唬人往出扣。现在厂里正想代理诺氟沙星胶囊的业务恢复生产,手里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听说薛灵所在的企业有实力玩儿多种经营,心里瞬间就升起了希冀。

不怪他多想,现在中国的企业搞多种经营的非常多。而这样的企业大多都有一个特点——有钱!

钱放在银行里利息太低,92年之后随着市场放开,通货膨胀,人民币连续贬值,所以企业家们自然不想把钱放在银行里。纷纷拿出来开辟第二第三产业。

可是这一回,他料错了。

别人玩儿多元化都是因为钱没地方放,而李宪玩儿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钱!

因为没钱,所以才到处浪,就像个时时刻刻处于饥饿状态的屎壳郎,专盯着最大坨的粑粑往自己的洞里滚。

薛灵尴尬


状态提示:第422章:没钱还敢搞多元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