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内部弹药在熊熊大火的烧烤之下殉爆,这两艘满载排水量达到二百九十多吨的内河炮舰。才最终无可奈何的彻底的沉入了江中。
看着因自己内部炮弹殉爆,才快速的下沉的两艘伪满江上军中吨位最大,火力配置最强的两艘军舰,杨震与马其昌的脸色都不好看。只是两个人面色都不好看,但是难看的原因却是不同。
相对于考虑战术上得失的马其昌来说,杨震考虑问题更多的是战役方面的。这一战的确击沉了伪满江上军的主力这不假,虽然跑了四艘军舰,但一鼓作气击沉了伪满江上军几乎全部的炮艇。
但日军有强大的造舰能力,这四艘伪满成立后才补充进江上军的舰艇都是由日本本土建造的,后拆卸成零部件用火车运到哈尔滨重新组装的。自己今天打沉了几艘,只要有哈尔滨的造船厂在,有日本本土强大的造船工业在,日伪可以重建,甚至建立更多的江上军。
从今天这一战的结果来看,伪满江上军的炮舰数量虽然不多,但生存能力却是极强的。挨了这么多发炮弹,最终的沉默还是由于自己内部炮弹殉爆。一旦日伪军建造更多类似的舰艇,严重缺乏穿甲弹的自己,又该如何的面对?
单单这几条大舰已经集中了大半的火力,却依旧没有打沉。这还是在日军淬不及防的情况之下。要是日军有了准备,军舰的数量再多一些,按照火炮口径以及刚刚双方表现出的军事素养来看,自己一方需要集中更多,甚至倍于今天的火炮才能打成平手。
刚刚的炮战杨震已经看到,这些军舰的反应速度,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自己这些火箭炮兵第一轮的齐射还没有打完,对方的反击炮火就已经跟了过来。甚至没有经过试射,单凭对己方弹道的判断就打出了近矢弹。
要不是这些一零七毫米火箭炮轻便,转移快。弄不好,被对方反噬一口的可能性相当的大。打完一轮便迅速转移阵地的火箭炮兵刚刚转移,对方的反击炮火便已经覆盖了其之前的发射阵地。
松花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这不假。有了这道松花江,就算自己南下受挫,退回江北,但毕竟还有一条天然的防御屏障。但在必要的时候,尤其是对手拥有一支可以纵横江上的舰队时候,这条江却成了自己的致命软肋。
只要日伪的舰艇一日还在江上,自己南下的补给、运输将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时时让自己有股子芒刺在背的感觉。自己即便是南下占领了佳木斯地区,但只要这支江上军还在松花江上,自己也占不安稳。
一旦这支舰队重建恢复,从今天战斗之中表现的素质来看,在战时随时切断松花江这道自己南下后,已经成为自己生命线大江。除非自己拿出大量的炮兵沿江重点布防,否则根本就没有与其抗衡的手段。
如果松花江一旦被其切断,到时候自己极有可能陷入因后路被切断而北撤不能,补给线被掐断而南下不得的被动境地。
也许身处的地位不同,马其昌考虑的却没有杨震那样的高度。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就是对这支江上军遇袭时的超乎意料的反应速度,火炮射击时的准确性都感觉到极为的震惊。
这支伪满江上军的前身东北军江防舰队,马其昌曾经见过。其火炮射击技术很差的,舰艇保养的也不算好。舰艇中除了江亨舰、利绥、利捷三舰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商船改装的炮舰、炮艇。
九一八事变前的同江口一战之所以失利,除了双方装备上的差距过于悬殊之外,水兵的技战术上的差别也是原因之一。但九一八事变后,不过仅仅几年的时间,不仅装备大大的改观。
除了以前的老舰普遍得到了有效的保养,装备得到了更换之外,仅仅大型的浅水炮舰就增加了四艘。至于炮艇,比以前至少增加了十余艘。最主要的是其水兵的技战术水平,比以前江防舰队的时候,提高相当的多。
之前的炮战之中,虽然几艘大舰因为火炮口径大,弹道的原因,对江边的步兵炮、速射炮威胁不大。但其小口径火炮的反应速度之快,射击的准确性之高,却给马其昌留下很深的印象。
如果不是自己先下手为强,先对江面来了一个覆盖射击,打掉了一半的炮艇。其余的军舰上也因为自己打出的那二百多发燃烧弹,而燃起了熊熊大火,使得这些军舰上至少一半的火炮已经无法使用,这阵子炮战还指不定谁笑到最后。
要知道自己的那些爆破杀伤榴弹,对付皮糙肉厚的军舰不行,但对付操作军舰和舰炮的水兵的杀伤力还是极大的。尤其是那些基本上无防护的炮手,杀伤力还是极大的。
三个速射炮连,在几乎一边倒的炮战中,被对方快速反应过来的四十七毫米炮火敲掉了三分之一。而对方几艘大舰上的那几门一百二十毫米高平两用炮,加上八十毫米平射炮也曾经打的自己手下的火箭炮与野炮几换阵地。
这支出身于自己那支熟悉的东北江防舰队的伪满江上军与之前几乎是脱胎换骨的表现,让马其昌生出了从被打捞上来的被俘官兵中寻找几个炮兵教官的念头。
而对于杨震现在的脸色不好看的原因,马其昌自然明白因为什么。只是杨震的做法之中有一点让马其昌百思不得其解。这支江上军在江面上横行,自己除了集中炮兵搞他一家伙之外,自然拿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