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军的尝试
的步枪,投入一线作战部队。再加上经过改进后的步枪,性能也实在不咋地,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制式六五步枪子弹,根本就承受不了自动射击方式,一旦连射很容易出现在大正十一年式机枪身上出现的弹壳断裂毛病。

三八式步枪的撞针和枪身强度,也难以承受高射速带来的考验。几天下来,撞针就被打成了秃子,或是干脆断裂。对枪身造成的损害,也相当的大。使用十一年式轻机枪弹药,倒是可以。

但对于日军来说,步枪不能使用步枪弹,只能使用机枪弹,那还叫做步枪吗?而且即便使用专用轻机枪弹,可子弹如果在射击的时候如果不涂油,一样也经常出现卡壳的情况。甚至比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卡壳的频率还要高。

可要是像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一样,在步枪上再安装一个油壶,那结构又太过于复杂不说,也不是一回事。机枪装油壶,在世界上也有先例,这不是日军的特例。但步枪上也装油壶,那可就是让人笑掉大牙了。谁见过步枪上,还装一个专门为子弹涂油的油壶?

如果使用九九式步枪改装,虽说没有这么多的毛病。但是枪械明显超重,连续射击的精度不理想,后坐力大的难以承受不说。对枪身结构带来的损失,也没有比使用三八式步枪改进好到那里去。最关键的是这种改造,并未比新造一支步枪的消耗少到那里去。

想要走捷径的日本人,只想着事半功倍,却忽视了枪身结构不同,对改造带来的影响。况且德军的这种半自动步枪,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战场急需的应急产物,在德军之中都不受自己人的欢迎。

日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德国人那里搞来了所谓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试图借鉴德国人的经验,在自己制式步枪身上改进出一种半自动步枪而搞出来的这种步枪。与他们的原型枪在德军之中受到的评价一样,都是相当的低。甚至在日本人这里,因为枪身结构的不同,造成使用上的不足,在实验的时候就没有通过。

原本想要走捷径,又不甘心去仿制一个原来自己一直瞧不起对手武器,直接仿制原厂货又感觉丢面子的日军,花了不小的代价,搞来了一堆的却是废品。最终进口的一千支德制自动步枪,被丢给了比较容易获得七九子弹的中国派遣军驻扎在华中的部队。

后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缴获了部分美军使用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则干脆将口径改为日军制式的七七口径子弹之后,仿制了一部分这种发射全装药子弹的半自动步枪。至于美制的m一式卡宾枪,虽说射速更高,也更加的轻便。但被认为还不如抗联的自动步枪,不仅高层人物嗤之以鼻,下面的部队也没有人喜欢。

只是这种半自动步枪相对抗联来说,只能是一般的射速。虽说比较受日军一线官兵的喜欢,但却依旧被日军高层之中某些掌握实权的人士认为弹药消耗过高,日本国力难以承受而没有大量的生产。

最终这种本身因为生产工艺低下,比缴获的美制原厂装备性能降低很多。改为七七口径弹药之后,虽说质量更加下降的仿制品,但依旧可以称得上性能不错的武器。至少在火力密度上,要远远的高于手动步枪。

如果真的投产,并装备到一线作战部队。至少部分可以勉强和抗联装备的四零式步枪抗衡,并完全可以与美军装备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抗衡的轻武器。在已经无力大量增加轻机枪配置的情况之下,只生产了一部分配属给了中国派遣军。作为步兵小队加强火力,配属给各个据点以抵抗共产军没完没了的骚扰。

在屡次实验都不成功之后的日军,好不容易找到一支勉强适合自己的。却因为自身高层很是有一些能量大的人,死抱着老观念不放。依旧固执的认为自动武器精度差,浪费弹药,是日本国力难以承受的。满嘴还是装备一支百发不中的步枪,不如装备一百支百发百中的步枪老观念。

面对几乎所有对手装备的轻武器,都超过自己的现状。始终在强调以战术上的调整,来面对优势火力的敌军。大本营以那位前参谋总长为代表的诸多元帅级人物,一直在强调以武士道的精神,去和对手拼所谓的意志和精神。而不是从根子上,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军的尝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