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高俅不踢球>第三十四章 未必好修行

眼看着一切已成定局,王通判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

不过在高球看来,真正让王通判心情不爽的,恐怕还不是苏轼的态度,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应该已经知道苏轼会跟他对着干,可是他依旧没有松口,如此一来,必然不会因为苏轼表态而生气。真正让王通判愤怒的,应该还是吴押司的态度。

“哼!”

王通判站起身来,愤愤地一甩衣袖,往大堂外走去。

而苏轼似乎就像是没有看见王通判离开一样,依旧笑着开口说道:“行了,正事已经说完,诸位若是没有什么太过着急的事情,不如中午本官做东,请诸位吃一顿便饭如何?”

“大人客气了!”

包括吴押司在内的众位官员都是诚惶诚恐,可却没有一个人感觉绝的,当然那个已经离开的王通判不算在其中。

按理来说,新官上任都是下属们一同来请他吃一顿饭,一来是跟上官示好,二来也是摸一摸上官的脾气秉性。不过苏轼显然没有等待别人请吃饭的打算,首先便要请他们吃饭,这里面如果说一点的猫腻都没有,那显然谁都不会相信。

“行了,诸位要是没什么事情,可先行回去休息一下,等到中午的时候再来府衙,到时候我们再一同出去吃酒。”

苏轼似乎是还没有找好请客的地点,因此也没有说去哪家酒楼集合,只是让大家先行回去,等中午再来府衙,然后一同出去。

有了苏轼这一番话,不少人都跟苏轼拱手道别,然后两、三结伴,离开大堂,回家去了。当然,既然是说不少人都走了,那么自然是有一些留下来的,其中,昨天高球见过的那些有座位的人,基本上是一个都没走。之所以是说基本上,那不是还有一个王通判提前离开了嘛!

“诸位大人,怎么还不走啊?难不成,还有什么公务吗?”

苏轼满脸笑意,看着大堂下那些衣冠楚楚的达人们,似乎完全不在乎他们想要说些什么。

堂下的重任互相看了几眼,然后刚才那个站队了的吴押司才站起了身来,向着苏轼深施一礼,起身之后,才开口说道:“知州大人,通判大人虽然言语不当,但也是为了杭州府的百姓,还望知州大人不要记……”

吴押司要说的自然是不要记恨,可是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出口,就听见后堂那边传来咣……啪的声音,却是高球不小心将一个放在身边的棍子给碰到了。

既然已经暴露了行踪,高球自然是不好再躲在后面,低着头,偷眼瞧着苏轼就往外面走,同时嘴里还小声呼喊着,“先生……”

“呵!是干儿啊!睡了这么久终于醒了?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再偷喝酒!”

话说的严厉,可是苏轼的脸上却一点生气的意思都没有,显然是在逗高球玩。

“谁偷喝了,只不过不小心碰了一下嘛!”

身体变成了小孩儿,高球的心理也是有那么一丝变化的,此时被苏轼责备,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不服气的。

这一切看在吴押司等人的眼里,自然是各有想法,不过共同的想法,却是觉得高球绝对是苏轼的亲近之人,不然的话,这个孩子也不会接连两天在众位官员商量政事的时候唐突地出现,显然人家根本不把自己这些穿官衣的人放在心上。而苏轼的态度,其实也是他们猜测的重要佐证。

一念及此,姓楚的勾押官脸上堆出了笑容,“这是谁家的小童?如此聪明伶俐,若是入了童子举,必然要高中的吧?”

“童子举?”

听见一个陌生的词汇,高球本能地歪着小脑袋,观察起其他人的表情来。

吴押司等人似乎在为楚勾押如此拍一个小孩儿的马屁而惊讶,毕竟就算是苏轼的亲儿子,也没有必要如此讨好吧?

不过在高球想来,似乎对方说的也不是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童子举,就算是从前没有听过,可是就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也能猜出个大概,根据科举来猜测,想来应该是在儿童之中举行的考试,作用应该跟贯穿中国上千年的科举也是一般无二。既然是考试,那么从应试教育之中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还能比不过一群可能还在尿床的同龄人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高球猜测的确实是正确的。童子举,是科举考试之中专门为少年应试者所设置的考试科目,最早是唐朝开始设置的,只要能够通晓五经之中的一门以及《孝经》和《论语》的就能参加考试,考试题目全部通过的可被授予官职,通过七成的可以被授予出身。当然,既然是童子的考试,那年纪大的就不行了,按照规定来说,参加童子举的最大不能超过十岁,比如苏过这样的少年就不能参加。

到了宋代,童子举取消了直接授予官职,毕竟小孩子当官还是比较不靠谱的,除非特殊情况,不然直接当官是不用想了。可是一应的赏赐却是不会少的,而且发展到了现在,其实不只是十岁的孩童,只要年龄不超过十五岁都可以参加,不过考试与否和录取名额却不再确定。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楚勾押也只是在奉承苏轼而已。相比较吴押司的公开站队,楚勾押的行为其实一点实际上的意义都没有。

“呵呵,童子举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楚勾押,你要是没什么事情不如回去整理一下案卷,接下来的几天,本官可是要翻阅的。”

苏轼显然对这种毫无意义的拍马屁行为不感冒,所以开始驱赶起楚勾押来。<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章 未必好修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