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我的八零年代>第四章 愤怒

后来关晓军曾试图分析过关自在长寿的秘诀,但分析来分析去,总是找不到点子上。

如果说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话,关自在的生活习惯那是绝对与健康两字不搭边,老头晚睡晚起,与村人的早睡早起迥然有异。

他既喜欢抽烟,又喜欢喝酒,而且每次喝酒都要喝醉,喝醉后脚步蹒跚摇摇晃晃的在路上行走,醉态可鞠,引人发噱。

每次喝醉后,他别在腰间的翡翠嘴的旱烟袋一准儿丢的找不着地方,然后酒醒之后便满村的翻找,半个村子被他折腾的鸡飞狗跳后,方才能把旱烟袋找得到。

可就这么一个又抽烟又喝酒,几乎五毒俱全的老人,偏偏就是一个百岁老寿星,这简直就没地儿说理去。

这次关云岗竟然偷窃砖窑的东西,这件事可大可小,但不管怎么说,必须要找老祖宗主持公道。

在关云山去请关自在的时候,卢新娥等人好奇的看向关晓军,“小军,你从哪儿听到关瘸子说偷了咱们东西的话?给他说话的人是谁?”

关晓军摇头道:“那个人我不认的。”

此时的关晓军才六岁,在家人看来,这孩子能留意关云岗与人说的话,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至于他认不认得跟关云岗在一起的人,根本不必苛求,也就不再多问。

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一步,对同龄人来说,很不容易了。

其实关云岗偷砖的事情,是在多年之后,关晓军过年回老家的时候,跟几个发小喝酒的时候才无意间得知。

华夏老百姓,无论干什么事情,第一个想要启用的必定是自家人,关宏达开砖窑,他聘用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关帝庙村里的人,剩下的要么是自家的亲戚,要么就是邻村的人,整个窑厂几乎就没有一个外人。

可以这么说,在整个八十年代,关宏达开的这个砖窑厂,养活了周边好几个村子的人。

八九十年代,出门打工的人非常少,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期,中国农村才出现了打工潮,在这之前,所有的农村地区的老百姓都没有离家打工的概念。

而关宏达的这个砖窑厂,成了当时十里八乡唯一的一个可以打工的地方,虽然工资不高,一天也挣不多少钱,可挣得再少,那也是钱,总比在家闲着要强。

因此关帝庙村的这个窑厂的工作,成了本地村民都争相抢着干的香饽饽。

鼎盛时期的关帝庙窑厂,在里面干活的人要超过一百多人,人一上百形形色色,这人一多,心思也就多,其中不乏偷鸡摸狗之辈,自然免不了要起歪心思。

关云岗是个跛子,自己又懒,平常吃口饱饭都困难,关宏达见他可怜,便让他去窑厂当起了看场员,一个月管吃管喝,还给他一百块钱的工资。

不要小看这一百块钱,就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外出打工的打工仔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才三百块左右,而八十年代的一个代课老师的工资也才五十六块钱。就算是公办教师,也就是俗称“吃国粮”的老师,其月薪也就七十来块,一百块的人少之又少。

就从工资这一方面,关宏达可是一点都没有亏待关云岗。

但有的人天生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你无论对他再好,他也不会生出感恩之心,反倒是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之事,你一旦不帮他,便会遭到他们的怨恨。

关晓军在以后的人生当中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这种人,即便是你把心掏出来给他看,他也只会嘲笑你而不会感激你。

关云岗就是这样的人。

他在窑厂看场看了半年,眼见着关云山家的新院墙盖起来了,新屋子也盖起来了,嫉妒的火苗便开始在他的心中燃烧:大家都姓关,凭什么你们家住新房,我就要住破土坯房?凭什么我跟你们看窑厂而不是你们给我看窑厂?

这种极度嫉妒的情绪烧的他双眼发红,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便想从窑厂里搞点钱花花。一开始只是偷厂子里的工具草杉子出去卖点零花钱,后来便伙同另一个看场人一起偷起了烧好的红砖。

农村的黏土砖,在烧制好出窑之后,都会在窑厂堆砌起来,形成一排排一人高的方块形砖堆,每一堆砖块的数量也是有数的,但是在卖砖拉砖的过程中,免不了有人会在其中捣鬼。

关云岗偷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他是明着偷,并不是偷偷摸摸的偷。

他跟拉砖开车的人商量好,每次拉砖的时候,他都会多给他们几十块或者上百块,然后这些砖头便会被拉砖的司机放到一个地方,积少成多之下,一个月少说也能搞出上万块砖头来,当时的砖头价格是一块砖头三分钱,而这上万块砖头少说也能卖出两三百块,就算是跟人平分,关云岗每个月到手的也有一二百块。这在八十年代,已经算得上是大钱了。

按理说赚了这么多钱,关云岗应该会慢慢富起来才是,可是这人非但好色,还好赌,附近村里的半开门的小寡妇,能从他手里掏出一半钱来,然后跟几个村里的人赌钱,又会把他剩下的钱掏干净。

因此即便他从关宏达的窑厂里搞出这么多钱来,对他自己来说,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

他之所以花钱这么快,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那就是他在害怕,生恐自己在村里花钱被人看到了告诉关宏达,万一关宏达起了疑心,那他绝没有好果子吃。

只不过因为他极其小心,自从关家窑厂一开窑,直到窑厂倒闭转手别人,这十来年的时间里


状态提示:第四章 愤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