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抗战之血肉丛林>第七十五章 击敌于半渡

不管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都挂载的是轻型航空炸弹,单颗炸弹威力不大,但是贵在数量很是不少,有些战斗机还挂载了一些火箭弹,俯冲下来,便开始瞄准地面的日军发射了火箭弹。手机端 m.

火箭弹拉着白烟,呼啸着扎到地面上炸起一团团的火光,而中美空军挂载的轻型航空炸弹无疑也是明智之举,毕竟地面上没有什么日军坚固工事可供他们摧毁,这些轻型炸弹用来杀伤地面人员还是相当有效的。

十几架飞机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资江两岸给炸成了一片火海,正在江两边集结的日军,顿时被炸的是哭爹喊娘鸡飞狗跳,这些鬼子们为了活命,什么也顾不上了,直接把手头的重武器给扔在了江滩上,开始四散奔逃。

而重广支队这边虽然也考虑到了防空的问题,但是日本陆军的野战部队装备的高射武器本来就数量很少,甚至很多野战部队根本没有装备专门的防空火炮,拥有的数量有限的高射机枪或者高射炮,也基本上多布置在固定目标使用,作为要地防空使用。

而野战部队的防空火力是非常虚弱的,比起中国的军队,其野战部队在防空火力方面也强不了太多。

所以当中美联合空军出现在他们头顶的时候,重广支队最初只有寥寥几挺临时改行充当高射机枪的九二重机在对空射击,这点火力对付这么多战斗机和轰炸机,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效果可言。

正在江东岸集结等候渡江的重广支队一下就乱了套了,部队四散奔逃躲避空袭,各部队的指挥官都玩儿了命的嗷嗷叫着指挥部队进行防空。

但是直到中美联合空军的飞机把炸弹扔完,日军也未能组织起像样的防空火力,只是一些日军开始使用步枪或者轻机枪在对空射击,根本无法阻挡住这些飞机在他们头顶肆虐。

飞机投掷完了炸弹之后,却也并未立即飞走,在空中盘旋了一下之后,便把目标锁定在了江面上那些大批的小木船和木筏。

这时候江面上正在渡江的鬼子们已经慌得不知所措了,他们一边拼命的逼迫驾船的船夫加快速度,一边自己也玩儿了命的划水,船桨不够,鬼子兵就用他们的枪托当船桨划水,江面上这时候也乱了套了。

那些飞机在锁定了江面上的这些船只和木筏之后,立即拉高起来,然后对准了江面俯冲了下来,飞机发出巨大的呼啸声,随着他们锁定江面之后,战斗机的飞行员便开始对着江面扫射了起来。

此次前来参战的飞机之中,既有中国空军装备的p40,也有美军装备的p51,这两种战斗机火力都很强,p40上面装了两挺12.7毫米机枪,四挺7.62毫米机枪,而p51上面至少装载了四挺12.7毫米机枪。

这些飞机在对地扫射的时候,火力是十分可怕的,子弹像是鞭子一般的抽打在了江面上,但凡是出现在鞭痕之中的木船或者木筏,立即便被打的木屑乱飞,船上或者是木筏上的人碰上就死,被打的是血肉横飞。

12.7毫米机枪打中人体可不是向7.62毫米子弹打中人体时候那样一个窟窿那么简单,这玩意儿威力实在是太大,只要打中人体,基本上就是直接把人体给扯碎。

何国平兴奋的用望远镜看着江面上的情况,亲眼看到多名船上的日军吃了枪子,飞机射下的子弹,击中这些鬼子的时候,有的鬼子脑袋像是烂西瓜一般直接爆开成一团血雾,有的鬼子被拦腰撕成两段,内脏和血肉像是炸开了一般,四下飞舞,有的鬼子腿被击中,一条腿直接就飞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而那些江面上的船只,也都是本地人使用的渔船或者是渡船,都是木船,一旦被击中,立即被打出一个个大窟窿,甚至何国平看到还有几条木船中弹之后,直接就被打成了两节。

船夫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也顾不上划船了,趁乱纷纷跳入水中逃命,而船上的鬼子这会儿哇啦哇啦的惊慌失措的大叫着,只顾着朝天上胡乱开枪射击,也顾不上这些船夫了,等他们发现船夫跑了的时候,想要射杀船夫,也已经来不及了。

所有江面上的船只木筏,这个时候都乱了套了,在江面上乱转。

更可怕的是几架轰炸机这时候也没走,他们飞机上装备了很多防御用的机枪,而且备弹很多,怎么可能浪费这样的好机会,当战斗机俯冲扫射刚刚拉起,他们就跟着也冲了下来,飞机上的机师们各自操作可用的机枪,对着江面上的船只就疯狂的扫射了起来,他们所过之处更是堪称一场屠杀。

轰炸机飞过去的地方,下方的船只被打的纷纷碎裂,船只密集的地方,更是爆出了一团团的血雾,江面上的鬼子可以说是被打的死伤惨重。

江面上的鬼子是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跑又跑不掉,只能在船上挺着挨揍,有的鬼子实在是怕了,干脆就跳入到了江水之中,这个时候虽然是四月初了,但是江水还是很凉的,只有十几度的样子,深处的水温可能更低。

鬼子一些人不会水,船只被打碎落水或者是跳入水中之后,立即就开始在水里拼了命的扑腾挣扎,大声的呼救,但是这会儿都乱成了这样,谁还顾得上去救他们呀!所以不少不会水的鬼子,就这么挣扎了一阵之后,沉入了水中,一会儿又浮了起来,静静的趴在水面上成了一具具的浮尸。

而对岸远处的七十三军的炮兵,这时候也没停下来,先炮击了西岸的日军之后,步兵开始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 击敌于半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