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我的1982>第三百五十章七十户

三十左右的平房,在八四年的这个时候,是居住条件相当不错的房子了。

很多家庭有八九个人,居住的面积也就是二十多平方。

像闫明和陈解放那两个在江城这边企业当中搞技术的,算得上是企业当中相当不错的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家里面的居住面积,也就是二十多平方米的小二楼。

这个小二楼算是他们凭借着年头资历搞到的,大部分的人,居住的都是二十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的平房。

江城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工厂相当多,家属房也相当多,几乎都是按照各个厂区进行分片居住的。

比如说,李忠信学校对面的江城煤矿机械厂,工厂的旁边是煤矿机械厂的子弟中学和子弟小学,前后左右基本上都是煤矿机械厂的家属房。

煤矿机械厂在江城这边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大型企业了,他们建筑起来的楼房,也都是那种筒子楼。

这些筒子楼的名称也很是简单,七十户,九十户。

有人问了,为什么叫做七十户和九十户呢?

那是因为在这样的一个筒子似的楼房当中,住了七十户人家和九十户人家,每户的面积也就是十几平方米,就好像是后世小旅店的房间一般,一间挨着一间。

厕所呢!则是公用的大长趟的那种厕所,男厕是前面一个小便池,旁边是七八个蹲位。

女厕和男厕差出来一个小便池,比男厕所多出来那么一两个蹲位。

在这样的楼房当中,一早上上厕所,十分不方便,最为主要的就是蹲便不够用。

久而久之,很多人上厕所都养成了一种习惯,要么早早起来上厕所,要么直接等到上班的时候,到单位的厕所里面去解决。

每到早上,整个楼,楼上楼下的厕所门前,都能够看到排队等上厕所的人。

特别是到了夏天的时候,哪怕是厕所的窗户完全打开,门关得很紧,也会有很大的难闻味道传出来。

上厕所是一个难题,是一件闹心的事情,一早上起来做饭也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的厨房,是开放式的厨房,家里面人口少的,面积能够居住的还好一些,在屋子里面开窗户就能够做饭,但是,很多人家人多,屋子里面没有做饭的地方,只能在通趟的大走廊当中做饭。

有用电做饭的,也有用煤气罐做饭的,总之,一早上就是锅碗瓢盆交响曲。

一栋楼当中住了至少几百人,每天一早上起来,就好像是进入了菜市场一般热闹。

总之,一早上起来的时候,整个走廊当中基本上全都是人,而且各类的声响都有,有想要睡个懒觉或者是下夜班的,基本上这个点都无法睡觉。

只是这个时候人们邻里之间的关系都十分好,如果谁家做了好吃的,甚至会招呼周边的几家邻里一起到家中来吃饭。

到过年的时候,甚至是几家人家在一起过春节。

这种七十户或者是九十户的楼房,在这个时代当中呢!已经算得上的相当不错的楼房了。

一般没有资历,没有工作年头的工人和领导,是轮不到这样带供热的住房。

大部分的工人住房都是一个大长趟的平房,几十米深的平房一排排地组成了工厂家属住宅区。

这些家属房,基本上也都是属于论资排辈才能够排到的,离厂子越近,房子的面积越大,一般来讲,工作的年头就越长。

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领导一定住楼,或者说是领导都能够率先分分到房子的说法,基本上执行的标准都是一致的,看工作的年限。

在工厂当中工作的年限越高,为工厂做出的贡献越大,所分配房子就越好。

要不然就是最需要房子居住的工人,比如说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之前一直在单位的宿舍当中居住,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之后,就可以向单位申请住房了。

这个申请,一般就是按照申请顺序的先后来来进行分配,所有的分配都是透明需要进行全厂公示的。

其中所谓的有暗箱操作,无非也就是把申请的顺序调到前面,或者是分配房子的时候,主管这方面的领导把大一些好一点的房子留给给他送礼或者是有一定关系的人。

江城这边和全国各个城市几乎都保持了一致,就是京城那边,在这个时候的住房面积都相当小,和江城这边的住房面积几乎一样。

像沈四海和李解放他们在局里面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只给他们分配了三口人的标准,每户二十五平方米,他们想要把在外地生活的父母接到京城都无能为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沈四海和李解放两个人才下定了决心,准备到江城这边来工作。

毛兴国作为专家组的领导,对于到忠信公司这边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他比沈四海他们多了行政级别,他现在是正科级别的干部,如果不出太多意外的话,这一两年,他就能够提拔到副处级别。

而且他还是资源勘测局党组织的领导成员,他今后向上的可能性极大,他不会丢了西瓜捡芝麻。

对于沈四海李解放他们这三个人,毛兴国并没有阻止的想法,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资源勘测局里面,沈四海他们几个人都是属于那种被排挤到边缘的专家,要不然的话,这次到这么远的老边穷地区,也不会把他们三个人派出来。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原以为他们这次是到江城这边受罪来的,最后竟然发现,他们居然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章七十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