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微回到马车上,傅今正翻着一本游记,说道:“明姑娘真是菩萨心肠,还记着她们姐妹。”
“只是叫别人提醒了。这几年,她们也吃够苦头了。”
傅今点头称是:“府里日子不好过。大皇子复立无望,喜怒无常,某虽提醒过他,不可随意发脾气,可还是经常失控。他只要发一回脾气,旁人就要遭一次灾。尤其文氏姐妹,他记恨文家,哪能不迁怒她们?”
明微若有所思:“大皇子现在完全失去了希望,反倒不用忍了。”
“谁说不是?”傅今感叹,“可怜他身边的人,以后日子更不好过。”
明微点点头。
傅今瞅了她两眼,说道:“明姑娘,看你这样子,有什么想法?”
明微笑道:“大皇子不是悟道两年了吗?既然他一片孝心,不如为先帝祈福去?”
傅今拍手大笑:“好好好,这主意好!”
大皇子的身份,很不好处置。他是先帝的废太子,偏偏杨殊又不是先帝的血脉,不善待会落人口实,可若太宽容又不好。
幸好之前,大皇子为了扭转自己的形象,四处宣扬他沉迷道法的事,索性顺水推舟。
如此一来,他只能修身养性。对他本人来说,这十分痛苦,偏偏在天下人看来,并无不妥。
“对了,黄院判那案子怎么样了?”
傅今道:“还能怎么样?自然是糊涂着结了,反正也没线索,推到那个游方郎中身上就是。黄院判革了职,我叫他带着家人回乡去了。”
明微点点头。这事,实是黄院判倒霉,叫傅今做了个局给套进去了。
……
平安大街附近的小巷,一个三、四岁的小童正在门前玩耍。
明四夫人从厨房出来,喊道:“峥儿,快进来,吃饭了。”
小童答应一声,抱了球进屋。
明晟的妻子柳氏抱着个周岁左右的孩子,说道:“先洗手,瞧你脏的。”
明四夫人一脸慈祥:“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峥儿来,跟奶奶去洗手。”
柳氏放下小女儿去盛饭。
她取出饭盒,将菜色分装出来,准备给明晟送过去。
明湘出嫁了,明昆从了军。柳氏又生了个女儿,平日婆媳俩打理家务、照料孩子,明晟则打点着笔墨小铺,日子算不上富足,却也衣食无忧。
刚提了饭盒出门,就跟人在门口撞上了。
“哎呀!”柳氏眼见饭盒摔在地上,心中大急,抬头想要理论,却发现是丈夫,“相公?你怎么回来了?”
明晟手里抓着张纸,神情激动,让柳氏提起了心:“出事了?”
“进来说。”明晟扔下句话,匆匆进屋,喊道,“娘!娘!”
明四夫人抱着孙女出来,被他这样子搞慌了:“怎么了?这是怎么了?你不在铺子里,回家做什么?”
虽然已经过去五年了,可当初抄家的经历,还深刻地留在她的记忆里。
直到明晟递来手里的纸,大声叫道:“您看这个!”
明四夫人扫了几眼,愣住了。
“到底什么事……”柳氏也看到了,啊了一声,盯着那张白纸看了又看,最后抓住明晟,满脸喜气,“相公!相公你可以考科举了!”
“是啊!我可以了……”明晟喃喃说着,不知不觉流下泪来。
他是家里读书最好的一个,从小就以金榜题名为目标。然而,五年前突来横祸,被牵连进谋反案中,硬是断了这条路。
这五年,他一直为家里的生计忙碌,不敢让自己去想,只有那一册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泄露了些许向往。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盼到了这一天。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除了主要案犯,明家家眷不必再连坐了。
“小九还不知道,等会儿叫人去通知他。”明晟擦掉眼泪,一把抱起明峥,“峥儿,爹爹明日就找先生,给你开蒙!”
柳氏啼笑皆非,嗔道:“你也太着急了。峥儿还不到四岁,开蒙还早,先生不收的!”
明晟笑道:“那就先认认字。”
明四夫人缓过来,擦着眼泪说道:“你先顾着自己!这五年你的功课落下不少,现在捡起来还行不行?若是行的话,就先把铺子关了,专心读书。”
“这怎么行?铺子关了,岂不是坐吃山空?娘,我这几年都有看书,捡起来没问题的,可以一边看铺子一边读书。”
“这样分心了!要不,媳妇去看铺子,两个孩子我来带。”
“娘你一个人又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怎么顾得过来?再说,叫娘子抛头露面也不好……”
“相公,无妨的。我早上起来,先把活做一做,再去铺子里。到饭点你给娘帮一把手,这样娘只要看着两个孩子就行……”
明四夫人以前养尊处优,操持家务自不如贫家妇人。至于柳氏,家境虽不比以前的明家,却也是个官家小姐,肯嫁过来已经是他们家信守承诺了,明晟万万不愿让她抛头露面讨生活。
一家人谁都说服不了谁,只能先吃饭。
柳氏出去收拾洒了一地的饭食。
她推开门,看到一个男人盯着自家大门出神。
柳氏吓了一跳,问道:“这位大叔,你、你找人吗?”
这人头发半白,衣裳半旧,十分沧桑。然而相貌生得好,晒得微黑的脸庞五官端正,想必年轻时颇为英俊。
柳氏觉得他很眼熟,可搜遍记忆,都没有这号人物。
男人看了她两眼,迟疑着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