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刘备的日常>1.34 先礼后兵

“为王上分忧,乃奴婢分内之事。”黄门令左丰言道:“烦请右丞明示。”

贾诩对曰:“我主寄语:‘先礼后兵’。”

“愿闻其详。”左丰连忙追问。此语乃蓟王所创,旁人尚不解其意。

“中元二年(57年),有倭使远渡重洋,赴京朝拜。言,愿臣服大汉,永为藩屏。并求赐国名。光武问计百官,遂赐“倭国”之名。并向倭人‘赐以印绶(汉委奴国王金印)’,又封其王为‘倭奴王’。至此,倭国世为汉藩。今,藩国来乞,我大汉又岂能置之不理。”

“右丞言之有理。”黄门令亦年少气盛。

“我主归国时,陛下加赐黄钺,授以‘征伐之权’。今,邪马台国使,渡海来求。我主,自当义不容辞。然虑及邪马台国,乃倭国所属,为诸国之一。藩国之事,不宜惊动洛阳朝堂。且距蓟国最近,故由我主出面调停,正当适宜。”

“右丞所言极是。”黄门令深以为然。

贾诩前后两段话,说得滴水不漏。礼法充分,无可指摘。所谓“以直报怨”。国与国交,亦需讲究对等。邪马台为倭国中一国。而蓟国亦是大汉诸侯国。且加赐黄钺,专主征伐。更何况,邪马台使者又是渡海向蓟王求助。

于是乎。此事由蓟王出面,自当合情合理,依法依规。便是所谓对等也。

“我主,不日将遣使三韩。劝说韩王,调派国中青壮,渡海布种。若三韩答应,皆大欢喜。”贾诩风轻云淡。

“若不应,又当如何?”左丰脱口而出。

贾诩又云淡风轻:“然若不应。我主当兴师问罪。抄掠十万韩人,送去倭国便是。”

“好一个先礼后兵。”话说,黄门令最服蓟王这股雄烈祖风。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贾诩笑道:“为便于行事,我主欲保举二人,守辽东、乐浪。”

“王上举荐何人?”左丰问道。

“辽东、辽西二公孙。”贾诩答曰。

倭国,仰慕华夏已久。尤其大汉分封立国四百年。时至今日,岛上还处于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半奴隶半封建时代”。所谓邪马台国。说白了,便是由大小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然自今汉起,二百余年来,倭国正迅速蜕变。

此时,倭国已传入水稻栽种及使用铁器。倭人种植禾稻、苎麻,养蚕桑,缉麻线,制丝锦、缣绢。武器多用铁镞木弓。“国国有市”。

时下,邪马台国,自上而下,共分七等。官员由:大倭、大率、大夫组成。大倭收取租赋,大率巡视诸国,大夫类刺史。余下四等为:大人、下户、奴婢、生口。大人四、五妻,下户二、三妻。地位尊卑,差别明显。但下户非奴隶。奴婢和生口,才分属最低等的奴隶。

大倭之上,便是联盟共主:卑弥呼女王。

千百年来。经由半岛,源源不断,如饥似渴,进行着“全面汉化”。“渡来钱”、“渡来种”,“游女”,“浪人”,无所不用其极。

即便盛唐,岛上倭人,仍身披“吴服”。足见汉化影响至深。

然随大汉国祚断绝。四夷五胡,汉化戛然而止。若再有二百年,倭人早成汉人,再无后世之大和日本。

此,正是刘备必做之事。

西邸,万金堂。

“竟还有此事?”听完黄门令所述,陛下亦大为惊奇:“邪马台女王,欲求十万壮丁,为其布种。”

“陛下明见。”黄门令左丰伏地媚笑:“邪马台,乃‘倭岛诸国’中,一大国。倭国乃大汉藩属,然京都路远,事急从权。故邪马台国使,渡海向蓟王哭诉。蓟王……”

“蓟王当世豪杰,自然不可置之不理。”陛下深知蓟王秉****如何行事?”

“蓟国苦无余力。蓟王欲取三韩之民,送去邪马台国。”

“何来三韩之民。”陛下亦出身幽冀,略作回想,这便醒悟:“可是乐浪‘郡南野民’。”

“正是此处化外野民。”左丰笑答。

“左支右绌,贩运东西。蓟王深谙商贾之道也。”自王美人亡故,陛下难得一笑:“料想,三韩野民,必不愿被人贩卖。”

黄门令左丰陪笑不语。

“朕既赐‘加黄钺’。蓟王自可‘便宜行事’。”陛下看了眼左丰:“蓟王欲求何事?”

“蓟王欲举二人,为辽东、乐浪太守。”左丰言道:“金水赀库亦备足五千万‘修宫钱’。”

“蓟王向来有礼有节。”陛下喜道:“朕宜当童叟无欺。二千石官,只需二千万……蓟钱。余下一千万钱,便赏与你了。”

“奴婢叩谢圣恩!”左丰五体投地。

待左丰离去。一直陪侍左右的中常侍张让,这便谄笑道:“又得新钱入库,老奴给陛下道喜了。”

陛下欣然点头:“知我者,蓟王也。”

张让赔笑:“待事了,邪马台女王,必遣使朝拜。扬我大汉声威。”

“自黄巾乱后,朝政日非。若得倭国邪马台女王,遣使朝献。自当扬眉吐气,一扫颓势。”陛下又叮嘱道:“修宫钱送到,便遣人去尚书台,传语老大人。依蓟王之意行事,不可有违。”

“喏。”张让谄笑应诺。

黄门令前脚刚走,密信已同出西邸。

长秋宫。

郭常侍趋步入内,与何后隔帘低语。

帘外,大将军何进,河南尹何苗皆在。双双支起耳朵,亦听了个大概。

“蓟王所举何人?”何后忽问。

“据说,乃度辽将军公孙瓒,与前冀州


状态提示:1.34 先礼后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