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吩咐人去宣召李不弃,入内都知张惟吉却报告说:“陛下,李中正大概就在宫内呢。今早张贵妃见四皇子身体不适,刚刚请了他进宫。”
赵祯三十多岁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两个儿子,对儿子们的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一听老四不舒服忙问:“不是太医说四哥儿没有大碍么?怎得又叫了李不弃来?”
张惟吉忙说:“想来是张贵妃不放心,所以又叫了李中正确认一下。”
皇帝早上起来听说昨晚老四睡眠不好,尤其好哭闹,御医已经看了,说是有些吃多了,撑着了。这种情况对幼儿来说很常见,只要稍微喂点儿健脾和胃通便的药就好了。御医若是连这点儿病症都看不好,那他们也就不用混了。所以听张惟吉说只是让李不弃进宫再看看御医有没有诊断失误的地方皇帝便放了心。
赵祯说:“既然不弃在宫里,等他看完了四哥儿就让他过来。”小太监王中正立刻奉旨去了。
李不弃今天很恼火,本来一早准备往赵家亲自提亲去的,可是天还没亮就给从被窝里揪出来进了大内,看来上午是去不成赵家了。
他也是真的受不了张贵妃这个女人了,就算把儿子当宝贝疙瘩也没有这样的吧?小孩儿稍微有点儿头疼脑热,有时候甚至只是夜里哭闹的时间长一些,她就要叫李不弃来问东问西,恨不能李不弃能他儿子立时就好起来。李不弃实在不明白皇帝怎么能忍受得了这么黏糊一个女人,大概这也就是赵祯能够博得一个“仁”字作庙号的原因吧。
好不容易安慰了这位神经质的贵妃,再次劝她相信太医的诊治,李不弃才脱开身。从张贵妃那里出来,李不弃决定趁着今天进宫一块儿看看皇三子剩哥儿的情况,省得专门还要再跑一趟。
按说剩哥儿作为现存的皇长子又没了母亲,应该放到皇后那里抚养,但是皇帝却不安规矩出牌,把剩哥儿放在了福康公主的母亲,杨妃那里。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皇帝对皇后的疏离。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皇后也怀孕了,这显然是李不弃对皇帝说的一些话起了作用。为了这事儿曹家还给李不弃送了一份儿大礼,好像皇后怀孕是李不弃的功劳似的。
所以当李不弃跟着太监来到杨妃居住的阁子时就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正带着一个小男孩儿一边笑一边相互追逐。小男孩儿就是三皇子剩儿了,他看到李不弃立刻停下追逐姐姐,很有礼貌地向李不弃行礼。
皇家的礼仪教育是没说的,但是李不弃觉得再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差不多也废了,这样下去就给养成女孩儿了。不过剩儿是别人家的孩子,李不弃才不会瞎操心。
剩儿的身体还不错,虽然因为缺乏运动有些单薄,但是得益于他母亲不错的身体素质,在赵祯所有孩子中算是最健康的。杨妃是个细心人,又很信任李不弃的指导在不违背礼仪的情况下还是让剩儿多运动,所以剩儿虽然每年春秋总要得一两次病,但都无大碍。
李不弃象往常一样和太医稍微检查了一下剩儿的身体,然后对杨妃重复了几点注意事项就准备赶紧出宫。现在时间还早,动作快些还能赶得上去赵家。可是刚从剩儿那里出来就看到王中正一路小跑着过来:“李官人,官家请你过去呢。”
李不弃忙说:“有劳阁长带路。”王中正作了个“请”的手势便走在前边。
李不弃和王中正都很熟悉了,便问道:“不知官家召我有什么事?”
“好事啊。官家已经与三司那边还有相公们议定了,要征辟官人进三司做官呢。”
“喔?官家和相公们议定了?”李不弃有些惊讶。按照他的推想,就算是张尧佐举荐自己,无论是三司使还是贾昌朝都会阻拦,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妥协了。这里面难道有什么事儿自己不知道?
皇帝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李不弃才明白原来皇帝想让自己把军器生产给他整顿好,所以给他争取了一个三司胄案判官的职位,但是从皇帝的话中李不弃也听出来张尧佐对自己的举荐并非出于皇帝的授意。而相反的,是张尧佐的举荐勾起了皇帝的心事,皇帝便顺势而为。
看来皇帝对今天的事情很满意,兴致勃勃地问李不弃什么时候上任。李不弃却犹犹豫豫地问:“陛下,作胄案判官不必上朝吧?”
皇帝点点头:“这个官职不必每日朝参。”
看到李不弃松了口气,皇帝便问:“不弃上朝可有什么不便吗?”
李不弃说:“若要上朝,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想想都累。臣马上就要成亲,若是每天早早就要从被窝里爬起来,臣觉得生不如死啊。”
这一句话让崇政殿里几乎所有人都差点儿蹶倒——上朝见皇帝是多少人孜孜以求的啊,你就因为早上不愿起床居然就想放弃这个资格?太不思上进了吧?
皇帝更是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来——朕十二岁当皇帝,二十多年来还不是天天都要早起,晚上和嫔妃折腾得晚点儿都有人揪着朕的脖领子喷吐沫星子,朕都忍了二十多年了,你有什么资格抱怨?
皇帝只好哭笑不得的晓以大义,那意思就是作为国家栋梁,作为年轻人,怎么能怕苦呢?不但不能怕苦,还要多承担责任,皇家试验场还要李不弃兼管,从京畿再征兵一指挥的事情也由于吴育、丁度等人的坚持得到了相公们的同意,新的振武军还是要李不弃训练。
不过赵祯人不错,在教训李不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