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佳月费力地把自己负责的稻子全装进袋子里,停下来喘口气时,痒得直挠脸抓脖子。
这时,一阵风吹过,她抬头一看,天边突然有一大片乌云滚滚而来,气势汹汹。
注意到这个景象的人可不少,大队里留守的人本来慢吞吞的动作就跟按下了快捷键一般,快速地动起来。
“快点,快点。”
“快点装,先装起来,剩余的那点等下再扫。”
“田里的赶不回来,都快点!”
……
乔七安早就把自己负责的稻谷给拖进屋里,他过来帮乔佳月,然后两人马不停蹄地去给其他人帮忙。
而在田里干活的人,猛然见到天边飘来的乌云,顿时吓得脸色发白。
田埂上已经装好的稻谷赶紧盖上稻草,大家把镰刀往田埂上一插,光着脚就往村子里跑。
然而高山大队的田地大部分都远离村子,最近的快跑也要十几分钟。
尤其是四队的最远,且还是在山脚下,光是从田里爬到半山腰的土路就要花十几分钟的时间了。
于是,地里忙活的人跑还没跑到半路,天已经黑沉沉的往下压,时不时地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感觉心脏都要骤停。
倾盆大雨没有打一声招呼就呼啦啦倒了下来,乔佳月和乔七安正好帮忙把最后一袋稻谷给拖进屋里。
除了三队有几袋稻谷被雨淋湿,其他的安然无恙。
现在,收完稻谷的人都瘫坐在地上喘气,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真的下暴雨了,明明天气还那么好的。
等田里的人被淋成落汤鸡回来,见到稻谷都好好的,都觉得不可思议,算算时间,根本来不及啊!
四队的人很快都知道是乔佳月的功劳,是她跟大家说要下雨的,但她是怎么知道的呢?
再一次听了蚂蚁搬家的说法,大家都一脸懵,就这么简单?
乔父看了乔佳月一眼,憋住笑,给大家解释道:“最近我们有再给月儿说一些谚语、动物习性,她就活学活用上了。”
其他人能说什么,夸乔佳月聪明,挽救了生产队的稻谷?
这事没人再纠结,尤其是那些老人,一直在这事上绕着,岂不是变相地说他们太笨了,看天时连一个小孩都比不上?
而实际上,夏天的这种雷阵雨是区域性的,看这乌云的情况,应该就他们山上下了,也不知道长山大队那边情况如何。
大雨下了一个小时左右,乌云退散,金色的阳光破开阴霾,继续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
地面上的水汽被迅速带走,刚才淋了雨的人换了衣裳,继续去田里忙活,打好的稻谷被淋了雨,得赶紧挑回来晾晒,要是闷出芽就麻烦了。
乔父和乔母要继续去忙,临走前,他们摸摸乔佳月的头,“你做得对。”
乔佳月抿着嘴笑了,她这样做是有暴露的风险,但是只要能不让大家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一切都值得。
烈日下,繁忙的劳作继续,不管了男女老少,统统都晒黑了一层。
养鱼的那几块稻田被单独收割,除了算产量外,还要看养鱼后的稻谷与其他的差别,口感是否更好?
这些稻谷将不会当做公粮交上去,乔父打算好了,分粮的时候都想办法都分到自己家里。
稻田里剩下的鱼,在收割完稻谷后,几乎都抓得差不多,全部分给社员们加餐,只剩下小鱼以及特地留下来的种鱼。
是的,下半年他们打算继续养稻花鱼,因为鱼小,卖不上价,但留着社员自己吃,却再适合不过了。
尝到了甜头,其他三个生产队下半年都打算扩大养鱼的面积,由原来的一亩半到四五亩。
鱼苗有些麻烦,乔父跑了两趟,长山大队那边要了一些,然后通过刘东阳又买到了一批,在秧苗定根后投放,时间正好。
而长山大队稻田养鱼并不像高山大队这样顺利,相反的,他们都认为稻田养鱼不靠谱,死活不同意,陆爱军只好作罢。
收完稻谷那会,他特地来高山大队一趟,查看了稻花鱼的情况,还尝了尝味道,发现稻花鱼个头是不大,但味道好,是有养殖前景的。
他跟乔父聊了聊,同时说了不少事,比如这回的自查、自我批评,许多大队其实都没太在意,毕竟公社没派人下去检查。
乔父担心长山大队也这样,好在陆爷爷多留了个心眼,认为长山大队不能在这方面抹黑,硬逼着大队干部把事儿给办了。
相比高山大队的平和解决,长山大队就闹得比较厉害,不过那阵子没人回娘家走动,也就不清楚这些事。
双抢过去,又到了收花生的时候,今年第四生产队在花生地里间种了黄豆,收成还不错。
今年天气好,所以摘花生直接就在地头完成,乔佳月戴着个大斗笠,顿在花生垄上,专心地挑花生。
饱满结实的放一边,嫩的瘪放另一边,她想到去年吃的盐水嫩花生,不由吸了吸口水,好想吃。
不知是地理环境的关系还是品种的原因,他们种出来的黄豆颜色并不是黄色,形状扁扁的,一点都不圆润,看着一点都不喜人。
乔佳月都怀疑,这样的黄豆真的能够做豆腐吗?
摘完花生、挖完春地瓜,紧接着要种秋地瓜,不过乔父有点想法,打算分出几块地来种玉米和花生。
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他们高山大队从来就没中过秋花生,至于玉米,不属于任务粮,是不在种植范围内的。
乔父的打算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