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565节 鹿死谁手 10

冠军城外某处郊野荒原,两个面孔掩抑在黑暗中的人正在一片阴暗森林里进行交谈:

“南京军有没有打算放弃这里?”

“没有。”

“为什么这么确定?”

“因为蒋纬国还在这里。”

“苏军第30集团军已经抵达这里了,他居然还没走?是不是南京军援兵到了?”

“没有援兵。能增援这里的人就是冯治安,可冯治安却迟迟不动。傅作义已经命令冯治安增援这里了,但冯治安就是没有动静。”

“哦?莫非…冯治安也是我们的人?”

“你这个猜测很有意思,不过,我们没必要证实这个猜测,我们只需服从安排即可。”

“嗯,你说得对,记住,要盯紧蒋纬国,他是一个最直接的标志。他走了,说明这里就要丢了,他留下,更好,让他死在这里吧!希望他死在这里的人太多了,我们要借刀杀人,估计他死的时候还是一个糊涂鬼吧!”

“弹药和军粮一下子损失了那么多,苏军后续部队又到了,他死定了!”

冠军城内的南京军总指挥部内,傅作义和郭寄峤正在苦口婆心地劝说着蒋纬国,要求蒋纬国赶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两位将军急得简直是抓耳挠腮,说的也都是推心置腹的金玉良言,但蒋纬国非常固执,坚定地说道:“二位长官,你们没有走,万千弟兄也没有走,难道我要当逃兵?”蒋纬国堪称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地说出这番大义凛然、义正辞严的话语,顿时让现场所有中层军官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对蒋纬国的感情更加是死心塌地地肃然起敬。

傅作义都快抓狂了,他真想给蒋纬国下跪磕头:“二公子,拜托你了!”他神色堪称气急败坏,“请你不要这么热血昏头行不行?你不是一个普通人!你自己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肩负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你要是在这里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国家怎么办?这场战争怎么办?算我求你了!你赶紧走吧!你走了,我们也能放开手脚地跟苏军拼到底了!”

蒋纬国仍然顽固得油盐不进:“不!我不走!”

傅作义和郭寄峤起初以为蒋纬国只是在“演戏”,没想到他居然是“玩真的”,两人彻底地手足无措了。自古以来,中国官场上都有一套潜规则,上级在装模作样地演戏,下级必须敏锐地揣摩出上级的心思再加以配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曹操当初率领大军出征打仗,为了拉拢人心以及保护农业,曹操宣布“践踏麦田者一律斩首”,没想到他自己的战马受惊,窜到麦田里去了,按照他自己定下的军法,他必须要被斩首,于是乎,事情就变得很微妙了,曹操作为领导人,肯定要“大公无私、严于律己”,所以一本正经地宣布要把自己依法砍头,但是,他的部下敢真的砍他的头吗?恰恰相反,文官武将一起跪下来拼命地给曹操本人说情,找出各种理由让曹操作为可以推脱自裁责任的借口,于是乎,在众多部下的“苦苦哀求下”,曹操勉为其难地选择“割发代首”。可以想象,要是有哪个官员或将军在这时候“秉公执法”,张嘴说什么“主公确实应该自杀或被斩首,因为这是主公您自己制定的军规”,此人以后的结果是无需多言的。实际上,当曹操装模作样地想要自杀时,他肯定是不想死的,他部下的文官武将们也心知肚明曹操根本不想真的自杀,曹操就等着他们来“拼命劝阻”,众人肯定必须要配合曹操演戏,最终,君臣一起皆大欢喜。蒋纬国此时的行为在傅作义和郭寄峤看来,也是搞那套把戏,当然了,傅作义和郭寄峤也没有鄙夷蒋纬国,没有觉得他虚伪,平心而论,蒋纬国哪怕来一趟转身就走,也是非常可贵难得的,更何况他能在这里坚持这么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法律准则或道德守则要求蒋纬国必须真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士兵,蒋纬国做的已经够多的了,傅作义和郭寄峤还是非常佩服蒋纬国,眼下,蒋纬国死活不肯走,他们非常顺理成章地认为蒋纬国是在“故作姿态”,毕竟,敌军大兵压境,蒋纬国“见势不妙、撒腿而逃”确实有点不好看,他肯定要“坚定如铁”,这时候就需要傅作义、郭寄峤等人配合他演戏了,给蒋纬国一个台阶下,蒋纬国“再三推却后架不住众人的强烈要求”从而借坡下驴。可是,傅作义、郭寄峤等人万万没想到,蒋纬国居然是认真的,他们心中的震惊简直不亚于曹军将士看到曹操真的抹脖子自刎。

蒋纬国当然不是自动找死的傻瓜,说他不想跑肯定是假的,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坚毅决定”,让他留下来的最大原因是萧爻的“力谏”。

“你这个时候离开冠军城,哪怕是柳四夫人父亲(柳亚子)那种极度看你不顺眼的人,也对你是无可挑剔的,但是,你不能走。”萧爻对蒋纬国说道,“没错,第202师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苏军马上就要攻占冠军城了,恰恰就在这个最后关头,你还能继续坚守在这里,起到的鼓舞士气、振奋军心的作用是不亚于你先前亲自赶来的。把话说回来,你走了,守城部队也不会士气衰竭、军心消沉,你能来,对于他们而言就够了,你走了,弟兄们都会明白,为国成仁的时候到来了,他们没有任何其他念头,他们心里清楚,他们必死无疑了,在死前多杀几个苏军就是他们唯一的想法;你继续留下,效果还是一样的,弟兄们会产生一种希望,认为


状态提示:第565节 鹿死谁手 1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