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气,这个词语共有三个含义,一是勇往直前的气概,二是旺盛的气势,三是气势旺盛。无论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一支军队、一个国家,锐气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了锐气,才会无惧强敌、勇于迎战,没了锐气,即便有战胜敌人的实力,也在精神上缺乏信心、胆怯畏缩,拿破仑说过的“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个1938年的夏天,中国军队的锐气是十足的、强劲的、旺盛的。
中国军队的锐气,是蒋纬国带来的。一支军队想要拥有锐气,需要什么?需要的是信心,需要的是胜仗。一支军队如果屡战屡败,哪怕这支军队武装到牙齿,也会锐气荡然,反过来,一支军队如果屡战屡胜,哪怕这支军队只是小米加步枪,也会锐气如虹。在原先历史上那场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一开始就很不顺,宋哲元不战而退,使得平津二市和河北省不战而失,韩复榘畏敌如虎,又使得山东省被日军轻取,鏖战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战果平平,随后,国都南京被日军迅速攻陷,中央军主力在上海南京这两场恶战中元气大伤,好不容易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一个台儿庄大捷,接着却又弃守徐州,太原会战拼杀了三个月,仍然是丧师失地,武汉会战打了四个半月,还是以失败告终。中国军队的主力肯定是中央军,不难看出,首先在淞沪会战中,中央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接着在武汉会战中,好不容易恢复部分元气的中央军再度损失惨重,武汉会战后,在1939年底至1940年初的二三个月内,中国军队曾展开了一场“冬季攻势”,也就是著名的“三九年冬季大反攻”,国军累计动用六七十个主力师旅、五十五万余兵力,劳师动众地打了二三个月,虽然也取得一定的战果(国军自称歼敌上万,日军承认被歼数千),但却基本上未能收复一寸国土,还带来了三大恶果,一是消耗了大量国力军力财力物力人力,二是把国军在武汉会战后好不容易再次恢复的部分元气又给打光了,第三个恶果最为严重,就是此战让国军彻底丧失了对日军展开大规模反击作战的勇气和信心,结果,到了抗战最后一二年内,国军明明已经有实力大规模地反击日军,但还是在被动挨打,保存实力准备打国共内战是一个主因,另一个主因就是国军已经被日军打怕了,哪怕国军已经比日军强,国军也没有勇气和信心反击日军了。中日战争和苏德战争在开始时非常相似,中国军队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苏军同样被德军打得一溃千里,但苏军在战争中越挫越勇、越战越强,中国军队则在战争中越战越“懒”,最后完全成了一支抱着好死不如赖活念头、就等着搭美国顺风车成为战胜国的无能之师。为什么?就因为锐气丧尽。
但眼下,因为蒋纬国,一切都不同了。
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这四场大战,国军都表现出色、战果丰硕,特别是南京会战,南京城孤城、南京军孤军面对几十万日军的狂猛攻击,屹立坚持至今不倒,杀伤日军三十万,战果辉煌得堪称奇迹,而这些,不但极大地摧毁了日军的实力,还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人心、信念、信心,最终汇聚成了中国军民无惧日本人的勇战锐气。因此,眼下与日军展开这场徐州会战乃至徐州大决战,参战的中国军队士气高昂、锐气旺盛,特别是此战前的台儿庄大捷,更是进一步地给参战中国军队打了一剂强心针,“必胜!必胜!”汉语怒吼声响彻在徐州战场上。
日军直接投入徐州会战的兵力总计6个师团,并且这6个师团都是经过加强的,总兵力约20万人;中国军队直接投入徐州会战的兵力超过80个师(一半是地方军,一半是中央军),总兵力约80万人(实际总兵力约70万人),另有几十万民工协助军队作战。至于交战区域,徐州会战囊括了苏北、鲁南、豫东、皖北,总面积十万平方公里。
德、苏、美、英、法、意等列强大国纷纷把密切的目光投向徐州,因为这是一场“中日两国军队累计投入100万兵力参战的大决战”“此战结果极有可能直接决定中日战争的最终结局”“此战对东亚格局乃至世界格局都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日本会不会因为此战而衰落,中国会不会因为此战而崛起,一切都即将揭晓”,各国报纸不约而同地把中日徐州会战作为进行连篇累牍报告的连载头条新闻。徐州会战在规模上、意义上都已经超越淞沪会战,成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大战”。若按照参战兵力数量进行排列,五场会战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徐州会战、淞沪会战、平津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实际上,徐州会战已经不只是会战,而是不折不扣的决战,既然是中日军队的军事决战,也是中日两国的政治决战(但不能说是战略决战,因为中日两国高层都没怎么打算通过这一战就彻底打败对方。)。
“他妈的!老子记得原先历史上可没有这么一出‘徐州决战’啊!”蒋纬国看着正源源不断地从华中各地开到徐州来的中央军主力部队,暗想道,“老子记得,原先历史上台儿庄大捷后,国军迅速弃守了徐州,没跟日军在徐州展开决战,因为徐州是一马平川的四战之地,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国军在徐州跟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日军在这里展开决战是不折不扣的‘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