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组团穿越到晚明>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乱

李逢时的税务局长是从七品。

王兴之所以把西安府的官职定为从七品,是有一定考虑的。

正牌子出身的进士,才授七品县令,而李逢时是举人功名,若高于七品不合适,同时,也会让书院的学生失去上进心。

但这个从七品官又不低,当然是相对于举人走正常途径所授的不入流的八、九品官而言,这对书院的学生,乃至整个陕西的读书人,都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原来,不用考中进士,也能做不小的官啊。

……

对于自己的税务改革,王兴没有贸然行之,而是先进行了大量宣传。

先是在书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王兴的观点是,将来西安将会建成科技中心城市,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工商业的发达,工商业税收必须提高,也必须规范,当工商税收达到一定数额,能够保证官府的正常开支以后,会逐步取消农业税。

对于科技中心城市这一主题,学生们没有任何怀疑,因为书院集中了大明朝最为顶尖的科技人才,徐光生也有很多对数、理、化相当痴迷的人,他们当中的姣姣者,将来一是会成为科研所的成员,二是会成为书院的老师,将数理化的薪火传下去。有这些人在,西安想不成为科技中心城市都不行。

再者说了,王督帅的日用化学品厂、玻璃厂,甚至刚建的服装厂,都是科技与工业结合的产物,生意好的一塌糊涂,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可以预见,将来科研所出的任何一项成果,必然会被商人们疯抢。

……

王兴的观点和改革举措,得到了王征这样农村孩子的热烈欢迎,而身为富家子弟的学生,未免心存疑虑。

“山长,您对工商业税制进行改革,会不会打击工商业主的积极性,从而搬出西安,流向他处?”高级班学生黄梦松站起来提问。他家做的是茶叶生意。

“不,我觉得不会,不但不会,反而会刺激工商业的大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交税多少都是根据经营情况来的,只要足额交了税,就不用担心官吏今天说个数,明天再说个数的胡乱征税,心里更有底。第二,大家应该明白,过去好多生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看跟官府的结合度上,而在大家都足额交税以后,生意的好坏全看自己的经营才能,不用再去巴结官府,那在竞争环境方面是一个绝对的优化。第三,交税本身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别的地方不敢说,但只要在我的管辖范围内,只要你是个守法的纳税人,你的一切权利都会得到保障,官府是承认你对国家贡献的,你可以大声地自豪地说:我光荣,因为是纳税人。”王兴答道。

王兴这个说法,等于是把纳税人的地位提高了,跟原来低三下四、求爷爷告奶奶,见人低三等的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同样,王兴的观点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些人,很多都是富家子弟,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生意,他们支持王兴的观点,就意味着王兴又多了一些宣传员。

……

除了在书院宣传自己的思想之外,《西安日报》也早早地就开始造势。

王兴自己捉刀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孙承宗和书院的学生也都写文章予以声援,尤其是王征,这家伙文才好,见解独到,对旧的税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并大声为新税制叫好,俨然成为王兴最得力的改革前锋。

正是有这些先期的宣传做铺垫,所以,四月初八,当李逢时的税务局成立,新税制开始实行时,西安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弹,再加上,杨素云和王家第一天就到税务局进行了申报,缴纳税款二十多万两,其他商户哪个还有不服?哪个还敢对抗?

就连李中行和赵于达,这两个除了杨素云以外西安最大的商人,对王兴的税制改革也是持欢迎态度,因为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足额交了税,王兴就不会对自己下手了。就跟交了保护费一样,心里感觉很踏实。

税务局成立当天,就收了二十多万两税款,而且市面稳定,王兴立即把自己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写成折子,报向京城,他是想让万历老爷子高兴高兴,同时,请求回京面圣。

折子发出去十天了,也不见京城有圣旨来,王兴有些焦躁,是不是皇上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按历史轨迹,还应该有两个多月时间啊?如果不是身体不行,那是什么原因没有任何消息呢?

王兴在衙门东侧的小花园里边踱步,边考虑到底京城发生了什么事。

“老薛,十几天了,皇上一直没有圣旨下来,我感觉不正常,让京城那些人仔细打听打听,实在不行找找李忠或者白玉卒。”王兴在脑海里吩咐薛义。

“是,主人。”薛义答应一声。

就在这时,就见周至小跑着找来了,见到王兴,周至喘着粗气道:“老爷,不好了,回回把征税的三个税吏给打了,而且还纠集所有男丁,去税务局闹事,扬言要砸了税务局。”

“哦。”王兴听了,并没有感到很惊讶,因为回民的反应在他预料之内,不过就是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如此之烈而已。

“税吏伤的厉害吗?”王兴问道。

“不怎么厉害,都是拳头巴掌的,应该没伤到筋骨,反正脸都被打肿了。”周至禀道。

“行,我知道了。让他们去砸吧,不要管,让魏浣初处理就行。另外,通知田有良,让他的军队待命。”王兴吩咐一声道。

“是,老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